“朋友圈”不斷擴容,這群人從幕後來到&前
從治理對象到治理力量,在徐匯區湖南街道,越來越多的新興領域從幕後來到&前,今年以來,湖南街道以“我們在一起”大走訪為切入點,立足4個街區黨支部特別組建武康安福風貌街區黨支部和靈活就業黨支部,持續推動街區發生“新”變化。
加強走訪&&,組織架構持續完善
“雖然一開始不知道街區的支部書記上門走訪有什麼用,但是幾次聯絡溝通下來,確實幫助我消除了很多疑問。”商戶老闆姜勤回憶道,有一次,淮中街區黨支部書記侯曉琼在與湖南市場所幹部一起走訪時,現場解答了關於推進“城管非現場執法簽約”的疑問,及時消除了誤會。“支部書記送給我的黨群服務&&卡就像一把‘交房鑰匙’,讓我感受到成為街區一分子滿滿的儀式感和親切感。”
新消費業態集聚、首店經濟突出、稅收突破億元……針對武康—安福風貌街區的特點和靈活就業人員分散的情況,今年,5名黨建指導員和1名工會指導員成為武康安福風貌街區黨支部和靈活就業黨支部的書記,為了將散落在街區的1610余家商鋪穿點成線、連線成面,在今年上半年完成初次走訪的基礎上,支部書記們的“朋友圈”進一步擴大。
按照要求,湖南街道制定了一條“鐵律”,即通過設立新轉入“兩企三新”5個工作日內完成走訪和每季度常態化走訪工作機制,街區黨支部書記會同營商辦、市場所、城管執法隊、居民區等走訪力量,帶着黨群服務&&卡,一家家上門走訪。
同時,從幕後來到&前的黨員也越來越多,自開展大走訪以來,共有12名沿街商鋪黨員轉入街區黨支部。武康安福街區黨支部書記王奕軒就在一次走訪過程中,發現了2名參天制藥的黨員。“從第一次到黨群服務陣地報到收到書記送的《黨章》,再到在上影集團的‘初心號’紅色巴士上與新興領域的同志們一起重溫入黨誓詞、感悟初心使命,湖南街道的街區黨支部用強烈的組織生活‘儀式感’強化了我們黨員的‘身份感’。”參天制藥黨員如是説。
強化黨建引領,提升服務效能
為幫助“兩企三新”提供有力的工作支撐,今年,湖南街道通過融合街區多元主體力量,形成了“梧桐紅心”“梧桐職造”“梧桐公益”等首批十大街區黨建聚力服務項目。
武康安福風貌街區的黨員吳清源是“梧桐職造”這一服務項目的受益人。吳清源在與街區黨支部書記王奕軒溝通轉接組織關係時,王奕軒注意到她的情緒很低落,經過了解,她對於自己的職業發展很迷茫。自此以後,王奕軒經常找她談心談話,並主動鏈結“梧桐職造”項目中的一對一就業指導服務給她。近日,吳清源已經通過層層面試,收穫了她心儀的工作錄用通知。

“從來沒想到,我會走進上海話劇藝術中心,還在這裡上一堂紀律黨課。”黨員吳其彬是淮海國際廣場兔喜快遞超市站點的站長,前一段時間,他所在的靈活就業黨支部組織黨員走進武康安福風貌街區共治委員會成員單位——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參觀學習。“我是個粗線條的人,大部分時間都在站點裏幹活,以前只知道話劇中心挺有名的,我現在對每一次支部的組織生活都很期待!”
治理力量再擴容,反哺街區更有成就感
參與防&防汛、電瓶車安全充電宣傳、社區關心關愛老人服務……通過“1+1+1”結對共建機制,街區黨支部與機關事業單位黨組織、居民區黨組織簽訂了結對共建協議,確定了一批支部實事項目,新興領域黨員們在支部書記的帶領下,與結對共建黨組織的黨員們一起成為新的力量。
在一次防&防汛工作中,穿着藍色志願者馬甲的街區黨員志願者們令淮海中路上一位從事房地産中介工作的小哥眼前一亮,在交談中得知,他剛到這裡上班,大家冒着風雨在街上巡邏令他很受觸動,希望以後能夠一起加入街區治理工作中。這份意外的收穫讓街區黨員們感到十分振奮。
不僅如此,今年,湖南街道探索推出“梧桐合夥人”機制,旨在進一步加強街區骨幹隊伍建設,拓寬社會動員渠道,鼓勵“兩企三新”群體結合自身崗位特點和個人特長優勢,就近就便參與街區治理,增強“兩企三新”參與街區治理的獲得感。
在武康安福風貌街區黨支部書記王奕軒的宣傳發動下,共有31家沿街商鋪加入了“咖啡杯不落地”計劃,五原路上的王爾德花店也充分發揚“主人翁”精神,主動承擔起店門前兩塊公共花壇的綠化養護管理。
從敲不開門、説不上話到街區商鋪主動&&,從專業型指導員到全能型街區黨支部書記,他們用鐵腳板叩開了商鋪的大門,用真心換取了商鋪的信任,用服務贏得了商鋪的認可,勾勒出一幅“聚是一團火,散作滿天星”的梧桐樹下街區治理美好畫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