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銀行上海分行成立36周年:因“信”而興,何以勇立潮頭?
  • 新華網無人機
信息

分享至手機

中信銀行上海分行成立36周年:因“信”而興,何以勇立潮頭?

2024-11-12 13:29:35 來源:新華網

  1988年,中信銀行開始了在上海的艱苦創業征程。作為中信銀行首家分行,集團以及總行在上海分行成立之初就制定了“扎根上海、融入上海、發揮優勢、多做貢獻”的經營方針。從此,中信銀行與上海這座光榮之城的命運緊緊&&在了一起。

  《論語》有雲:“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銀行之道,在於取信於民,中信銀行因“信”而興,獲得客戶的信任,得到客戶的支持。行走在上海這片熱土上,令人感受最深切的是其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精神和排頭兵、先行者的擔當。浦江潮涌,走過36年的中信銀行上海分行何以乘勢而為,勇立潮頭?

  

  近年來,中信銀行上海分行立足國家戰略大局,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堅持服務實體,堅守金融為民,為中國式現代化上海實踐貢獻“中信力量”。

  揚科創之帆,助力培育創新驅動發展新動能

  中信銀行上海分行將科技金融上升到戰略布局高度,結合自身特色,推出屬地化産品,其中就包括“科創型企業差異化審批方案”。

  上海分行根據上海區域科技型企業特色,制定分行特色化授信審批方案:針對科技型企業輕資本運營特點,提高技術水平、管理團隊、資本運作等因素在企業評估中的權重,提升科技型企業融資可獲得性。

  一家註冊在上海的集成電路企業先後獲得4輪融資。由於企業實際技術突破時間較短,技術水平還未形成有效收入,因此財務數據無法體現企業的發展潛力。了解到這一情況後,上海分行立即對企業開展科創企業差異化審批方案,企業最終成功獲批授信額度1500萬元,中信銀行上海分行也成為了企業首家授信合作銀行。

  此外,相較於傳統銀企合作,科創企業不僅需要資金支持,還需要包括財務顧問、行研諮詢、上市輔導等多方面支持,這正與中信集團“金融+實業”的獨特優勢相契合。中信銀行上海分行充分發揮中信協同優勢,依託中信集團“金融全牌照+産業廣覆蓋”資源稟賦,整合集團“商行+私行+投行+智庫”金融資源,形成科創“大協同”生態體系,向科創企業提供一站式、定制化、多場景、全生命周期的專業化服務。

  

  2024年3月,中信股權投資聯盟首場長三角區域業務研討會在上海分行召開

  科技金融作為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的“五篇大文章”之首,已成為推動科技發展的關鍵支撐。目前,中信銀行上海分行的國家級“小巨人”服務覆蓋率達61.87%。

  點普惠之燈,照亮點滴幸福

  中小企業由於規模小、資産少、抗風險能力弱,通常較難獲得金融支持,普惠金融正是通過金融手段有效解除資金對生産力的束縛,讓“金融血液”流入“毛細血管”,使更多中小企業、農村地區和廣大民眾享受到優質、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務,為産業鏈、供應鏈的安全穩定提供有力支撐。

  一年春節,上海一家小規模的食品銷售企業訂單量大幅上升,糧油需求量持續增長,企業經營流動資金需求也隨之加大,甚至出現了資金缺口。“但受企業規模限制影響,這家公司在銀行直接辦理融資難度是比較大的。”經辦此業務的工作人員説,上海分行了解到企業的需求後,第一時間為企業制定了供應鏈融資方案“銀稅e貸供應鏈模式”。短短15分鐘,300萬元貸款資金便順利到賬,解決了企業的燃眉之急。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今年是人民城市理念提出五周年。中信銀行上海分行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對標市場需求和客戶需要,不斷豐富金融産品,推動服務模式融合和數字化轉型,以更有力度、更有溫度的金融服務點亮萬家燈火,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逐綠色之道,服務美麗上海

  哪種顏色最充滿生命力?答案一定是綠色。

  2023年,中信銀行上海分行制定了《綠色金融三年發展方案》,為該行發展擦亮綠色底色,明確了未來綠色發展方向。方案指出,要“優選綠色行業”“精選綠色客戶”“豐富綠色産品”“開展綠色服務”多管齊下,致力於綠色轉型發展。

  上海分行特別成立了綠色金融領導小組、綠色金融業務推動工作小組以及綠色金融事業部作為組織保障。積極支持綠色、循環和低碳經濟發展,將綠色金融理念融入産業鏈上下游,開展綠色金融供應鏈服務,探索推進參與企業碳資産開發,促進産業鏈綠色發展。

  上海分行在10年前就創新地採取了“融資租賃+保理”的方式,為中電投融和融資租賃有限公司建設中的新能源電站提供融資支持,助力農村地區新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在直接融資方面,中信銀行上海分行協同信銀理財,通過承銷綠色債券、投資碳中和公司債、投資新能源ABS等方式,為清潔能源、綠色環保企業引入金融活水。

  近年來,上海分行不僅聚焦於交通運輸、清潔能源産業,更在綠色物流倉儲、道路綠化建設等基礎設施綠色升級的細分領域有所突破,通過在上海具有集群效應的融資租賃行業,觸達了異地、設備抵押等項目,有效控制了風險。截至9月末,中信銀行上海分行綠色信貸餘額超265億元,較年初增長近80億元,增幅達40%。

  掌銀發之舵,守護養老“錢袋子”

  一把放大鏡、一副老花鏡、一根拐杖、一個輪椅……這不是醫院,而是中信銀行上海分行下屬支行的網點。細微之處見真章,“好金融”不止於金融,更有溫度與情懷。

  做好養老金融大文章,是立足我國人口老齡化加快這一現實國情作出的前瞻性、重大戰略部署,也是深化金融供給側改革,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重要舉措。

  長壽時代下,新的人生長度也需要新的規劃理念。作為國內最早推出年長客戶專屬金融服務的商業銀行之一,中信銀行也依託多年實踐經驗,總結出了“六個一”養老金融服務體系,為養老難題給出“中信解法”。

  一個多渠道、多功能、多場景的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一個算得清、管得住、投得好的“養老賬本”,一套品類齊、功能全、質量優的養老金融産品體系,一套“金融+非金融”服務方案,一支專業的養老金融規劃師隊伍,一個有前瞻性、專業性、洞察性的中信養老金融服務平台“中信財富廣場”……

  

  2024年9月,中信銀行上海分行聯合友邦人壽及中信養老打造全行首家養老康養體驗艙

  定數字之錨,促金融資源高效配置

  隨着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新一輪數字科技革命席捲全球,數字化轉型趨勢使數字金融發展的重要性不斷上升。數字金融能夠加速資金、信息、數據的流通,助力加快形成創新驅動發展新動能。

  為滿足客戶數字金融需求,中信銀行以“數字+金融”的基礎邏輯,搭建多個數智平台:自主研發的人工智能平台“中信大腦”、以協同運營模式驅動的財富産品管理方案“財富産品協同管理平台”、自研打造的“智數平台”,大大提高了銀行工作效率,有利於為客戶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金融服務。

  依託總行技術優勢,中信銀行上海分行努力打造服務企業客戶數字化轉型的引擎,積極運用“開薪易”“天元司庫”“e管家”等高質量數字化金融産品,為客戶提供定制化、智能化的金融服務,提升銀行金融服務的便利性,為實體經濟賦能。

  “客戶是行業領先的汽車供應鏈企業,原先與其他銀行也有合作。企業希望對資金管理系統的數據進行統一。”上海分行的客戶經理敏銳地發現,隨着企業支付和代發量業務增加,其對支付時效性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已有第三方系統無法滿足客戶需求。

  精準了解到客戶痛點後,上海分行聯合中信證券、中信建投證券成立合作小組,協同準備“天元司庫”管理系統。目前客戶90%的結算都經過天元司庫。

  今年5月,中信銀行還與上海數據交易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聚焦“數據要素×金融服務”主題,在數據資産金融創新領域開展深度合作。

  1988年至2024年,走過36年,中信銀行上海分行始終堅持黨對金融工作的全面領導,傳承中信集團紅色基因,堅守金融國企的初心使命,推進各項工作在上海經濟社會建設大局中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 王若宇]
掃一掃

掃一掃,分享手機新華網上海頻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製作單位:新華網上海頻道 版權所有:新華網上海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