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向“YOUNG”!曹楊新村街道積極探索創新社區救助服務模式
近年來,曹楊新村街道認真落實“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構建綜合救助格局”要求,在履行“兜住兜準兜牢民生底線”的基礎上,探索、創新服務模式,不斷推動生存型救助向發展型救助轉變。在日常工作中,進一步鼓勵有勞動能力的最低生活保障對象樹立自尊自立理念,以辛勤勞動為榮,積極求職就業。
將“救助漸退”政策送進百姓家
近日,曹楊新村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張磊來到“暖心向YOUNG”社區救助顧問服務站,為低保家庭居民王師傅幫辦“救助漸退”事宜。

居民王師傅&&,近期其孩子們均已畢業並找到工作,家庭經濟狀況有所好轉,之前曾向居委會的社區救助顧問諮詢過相關政策,了解到了“救助漸退”——這一政策旨在對剛有起色、能夠自食其力的家庭給予一定的支持,同時減輕社會負擔。
在了解了相關情況後,張磊協助其申請了相關政策服務,並向王師傅解釋,“救助漸退”並非“一刀切”地“停保”或“斷保”,而是根據家庭收入情況,在提出申請後一次性發放一筆救助金,以助其平穩過渡。
“救助漸退”政策實質上是一種“扶上馬,送一程”的支持方式,倡導和培養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為困難群眾提供充分的準備期,讓他們能夠更加從容地開啟新生活。
王師傅對本次幫辦服務深表感激,並透露其小女兒通過自身努力,已成為一名人民教師,未來一家人將繼續攜手創造美好生活。
積極打造社區救助顧問服務站
今年,街道持續探索打造“暖心向YOUNG”社區救助顧問服務站,構建了獨具曹楊特色的“五個一”工作機制+“五個心”服務理念+“五個維度”資源鏈結的社區救助服務模式。

這一創新模式依託“暖心向YOUNG”服務站,有效整合社區資源,強化社區救助服務的精準性與高效性,有助於促進社區的和諧穩定與持續發展。
持續健全社區救助服務體系
值得一提的是,街道還通過現有的“鐵腳板+大數據”模式,健全“主動發現”機制,通過來信來訪、定期摸排等方式,主動發現救助需求,並全面分析困難家庭的致困原因,從而提高救助幫扶的實際效能。
此外,街道今年編制的《曹楊新村街道社會救助工作實務操作手冊(居民區)》,融合了政策解讀、實例分析及實務考試等多方面內容,有助於進一步提升居民區救助顧問的業務能力與專業素養。
同步整合轄區各類資源,為困難群體提供心理疏導、資源鏈結、能力提升、社會融入等服務,進一步激發困難群體的內在動力,通過構建長效機制有效阻斷困境的代際傳遞。
積極開展針對困境人群的心理救助慈善項目和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增強他們應對困境的能力,助力他們重新融入社會。
接下來,曹楊新村街道將繼續探索創新社區救助服務模式,特別是在“物質+服務+心理”這一全方位、陪伴式的幫扶模式上持續發力,改進優化,推動社區救助工作不斷取得新實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