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西這個做法,榮獲法治賦能基層治理優秀項目!
南京西路街道轄區高檔商務樓宇林立,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白領對法律服務的需求在日益增長,企業對法治營商環境的要求也在逐年提升。2019至2024年以來,面對樓宇企業矛盾激增、租賃合同方面法律服務需求增多等問題,南西分別在3個商務樓宇設立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跨前服務樓宇經濟,將樓宇法律服務載體化、固定化。

2024年10月,南京西路司法所“跨前服務樓宇經濟 法治保障樓宇企業發展”項目榮獲上海市2023年度司法所法治賦能基層治理優秀項目稱號!
2019年7月,南京西路街道第一家商務樓宇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率先在恒隆廣場一期2202室成立;隨後,上海國際集團大廈1101室、東方海外大廈206室相繼掛牌成立商務樓宇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與此同時,司法所還以12個居民區的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為觸角,構建了縱橫交錯的立體式法律服務圈。
黨建引領,拓展公共法律服務領域
堅持黨建為引領,依託強大的黨建工作資源,在黨建服務站的基礎上,將公共法律服務送到白領、企業身邊,讓法治理念深入商務樓宇,優化提升營商環境,成為“樓宇中的法律服務便利店”。商務樓宇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的設立讓法律服務的領域不再局限於居村,讓更多缺少時間、渠道的樓宇人群能享受到方便、快捷、優質、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務。
整合資源,優化公共法律服務功能
工作站立足“法律事務諮詢、勞動爭議等糾紛化解、法律服務指引和提供”的功能定位,通過“專業化、精細化、社會化、品牌化”的法律服務,實現將各類公共法律服務集中進駐,打造直接面向商務樓宇企業、白領的綜合性、一站式服務型窗口。工作站採用“3+X”職能建設模式。“3”為法律諮詢、矛盾化解、法治宣傳等基本職能,在公共法律服務中起主導作用;“X”為拓展職能,可根據實際工作開展情況及商務樓宇現實需求引入公安機關、檢察院、法院、仲裁、市場監督管理、綜治、消防等部門,在增加服務時間的同時,力求全項目覆蓋商務樓宇的公共法律服務。
配強力量,打造專業法律服務隊伍
南西商務樓宇法律服務隊伍共計30人,均由經驗豐富的律師、公證員、民警等專業人員組成,保證了公共法律服務的質量。司法所還指定樓宇法治監督員、法治帶頭人、法律明白人和3名樓宇黨務工作者對接,建立微信群,樓宇有法律服務需求則&&司法所,由司法所根據法律服務事由指派律師提供法律指導。例如,恒隆廣場商務樓宇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多次開展“三所聯動”機制,由司法所、派出所、律所共同合力,開展樓宇內勞動糾紛、消費糾紛的調解,2024年至今已經通過“三所聯動”機制調解成功樓宇內糾紛15起。
線上線下,提供精準化法律服務
工作站實行實體化運作,值班人員的服務時間定在周二及周四中午12點至14點,正好是白領午餐的時間,不佔用白領上班時間,且設立電子郵箱,用白領習慣的工作溝通方式方便與白領建立&&。同時,司法所開設“法治南西”抖音號,進行短視頻宣講,通過線上的方式提高普法工作的知曉度及覆蓋面,加速法治理念的傳播。

3家商務樓宇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成立以來,成為了矛盾化解、訴源治理工作的良好平台。通過引導“信法不信訪”,實現矛盾吸附在樓宇;推動“多機構聯合”,實現矛盾疏通在樓宇,優化“新營商環境”,實現矛盾消融在樓宇;成立“一站式平台”,實現矛盾解決在樓宇。近三年來,成功調處消費及知識産權糾紛33件(其中1件為法院委託)、勞資糾紛325件,累計為樓宇中的中小企業、社會組織開展民法典及企業相關法律法規宣講8次、“抖音號”普法63次,瀏覽量超過50余萬人次。
下一步,將繼續通過商務樓宇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跨前服務樓宇經濟,築牢城市發展的新防線,在新時代、新形勢下完善超大城市的訴源治理和矛盾化解工作,為推進高質量市域治理賦予更豐富的內涵和外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