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垃圾也用上了高科技,徐匯首條生活垃圾“智慧路線”開啟
近日,徐匯區湖南街道的居民們聚在一起,熱議着街道裏發生的新變化。“阿拉街道道路太狹窄了,環衛車都進不來小區庫房,每次收垃圾都是保潔員把垃圾桶拖到路邊。沒辦法及時清運,垃圾桶放在路邊味道大得不得了……”這是居民們曾經對垃圾收運問題的無奈吐槽。然而,如今這一切都有了顯著的改善,居民們紛紛稱讚:“現在好了,都是定時定點收運的,好像還有小程序誒!收垃圾也有高科技了!”

這一變化的背後,是徐匯區綠化市容局、湖南街道、徐匯環衛公司等多方共同努力的結果。區綠化市容局在了解到居民們的困擾後,深入湖南街道,實地走訪了解了居民們對垃圾收運問題的真實感受。隨後,聯合湖南街道、徐匯環衛公司共同商討垃圾收運問題的成因及解決方案。經過多次調研和論證,區綠化市容局開啟了徐匯首條生活垃圾定時定點收運的“智慧路線”。
智慧路線的實施,離不開先進的技術支持。系統採集了每個點位的位置和其他基礎信息,利用技術手段精準預報清運車輛到達時間,並通過小程序向各個點位的環衛負責人、相關物業人員實施精準推送。這一創新舉措,不僅實現了精準告知、高效收運的作業模式,還合理把控了垃圾桶歸集時間,避免了傳統收運方式中可能出現的等待和延誤現象。

現場,借助信息化硬體設備進行全過程跟車採集,準確記錄了每個收運點位的收運垃圾量,包括垃圾重量和垃圾桶數。收運時,收運人員只需在微信小程序上查看垃圾量獲取數據,即可確保全流程收運數據的精準、全面、可溯。同時,依託車輛定位設備,在收運車輛運行過程中進行全程的定位監管,保證了收運作業的質量和效率得到有效且全面的監督和管理。
目前,五原路(武康路-烏魯木齊中路)作為智慧試運行收運路線,已開展幹垃圾和濕垃圾的兩趟收運作業,涵蓋了居民區、沿街商鋪、單位等多個區域。根據試點運行效果,後續將逐步增加收運路線和站點,從“線”到“面”將智慧收運模式推廣至徐匯區其他街道,實現生活垃圾定時定點收運的全面智慧升級。
生活垃圾收運智慧路線的成功運行,為傳統環衛收運作業注入了新鮮優質的作業力量。它不僅明顯提高了收運效率,降低了收運作業對周邊居民的影響,還助力了垃圾分類工作的進一步發展。區綠化市容局&&,他們將繼續根據湖南街道智慧收運站點的試運行效果,積累收運經驗,不斷優化智慧系統和收運流程,持續推廣設立更多示範點位,全面提升管理效率,進一步提升生活垃圾管理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