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綜合為老服務中心緣何頻繁被點讚?
紅松東路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位於紅松東路2916號,於2024年1月正式對外開業,總建築面積1016.59平方米。作為一家以“健康生活支持中心”為定位的為老服務中心,該中心提供包括助餐配餐、醫療保健、休閒娛樂、認知干預、心理支持等一站式養老服務,輻射周邊步行15分鐘內7個居委、19個社區的近萬名老人。

“政企社”合作新模式
據介紹,為構建“善食、善養、善老”為一體的家門口養老服務體系,虹橋鎮在紅松東路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的運營上採用政企社三方合作,攜手康養集團、“盡善”社會組織合作,以專業力量解決老年人最常碰到的“吃飯問題”“社會關懷問題”,解決老年家庭最困難的認知症障礙“早期干預問題”,實現社區綜合養老的閉環。


家門口的“營養套餐”
一樓的社區食堂內,設有外賣點、特色檔、下午茶、老字號品牌以及公共餐區。每天,來這裡就餐的老年人絡繹不絕,實惠的價格、豐富的菜品也吸引了不少周邊的白領。正在就餐的何先生&&:“我們就老兩口住,每天做飯既麻煩又浪費。加上我老伴身體不太好,吃的方面很考究,這裡有適合老人的營養套餐,價格不貴,吃起來比較放心。蠻好的。”

何先生口中的營養套餐,是虹橋鎮結合上海老年人健康飲食白皮書,邀請上海光明集團牽起供應鏈,華東醫院和上海康養集團共同研發的菜品。除營養套餐外,一樓社區食堂內早中晚其它菜品也都是如此。同時,食堂還引入了智慧助餐系統,實時掌握食堂就餐老人、菜譜設置、原料採購、食材加工時間、成品入庫時間、不同菜品的售賣情況等,讓老年人吃得安心、放心。

特色養老照護服務
步入二樓,這裡的服務設施也很豐富,日托托養區、為老助浴區、體養區、文養區、康養區、醫養區、智養區、多功能空間、無障礙衞生間等空間均對外開放。周邊社區內的不少老年人都會相聚在這裡,一同寫寫字、畫畫圖、打打拳,享受美好的退休時光,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待在家裏沒事情,過來玩一玩。我最近剛剛學習畫畫,畫得一般,不過顏色一上,讚哇?蠻靈咯哦。”家住附近的張阿姨開心地説道。


工作人員&&,這些空間主打老有所善、老有所養兩大特色服務。老有所善,即打造認知症障礙友好社區,目前中心共有日托老人16人,其中5人涉及認知症障礙,每日接受慢症干預、就醫和照顧服務,同時對“未病”老人還提供健康保養。而老有所養的服務,則是創建上海市老年心理關愛點,依託成立的“椿萱堂——老年人社會監護服務站”讓老人法定監護責任得到保障、無法定監護人的老人得到“意定監護服務”,實現社會兜底保障。



據了解,通過科學布局織密養老設施網絡,虹橋鎮已初步構建起15分鐘養老服務圈,社區養老服務更加便捷可及。未來,虹橋鎮將深入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堅持以老年人需求為中心,加快推動科技賦能智慧養老,推進健康監測、生活輔助、安全監護等新型智能設備在居家、社區、機構養老場景應用,為老年人提供助救、助餐、助醫、助行等多元服務,以高品質服務供給推進養老事業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