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項道路改造工程實施,徐匯交通出行體驗提升!
徐匯區作為上海市中心城區,其交通網絡的順暢與否直接影響着居民的出行體驗和生活質量。近期,區建管委和區市政中心採取了一系列優化交通通行條件措施,在提升道路通行效率、降低交通安全隱患的同時,於細節中融入人文關懷,讓居民出行更加便捷和安全。

換一換車道順序,零陵路多了一根機動車道
零陵路(宛平南路—東安路)位於徐匯區楓林街道,是一條東西向的城市支路,沿線分佈着龍華醫院、南洋模範中學、上海音樂學院、腫瘤醫院等多家單位。在改造前,道路僅有一根單向機動車道,面臨着車流量大、臨時停靠需求高、非機動車與機動車混行嚴重等交通難題,尤其是在早晚高峰時段,交通擁堵與安全隱患尤為突出。
為改善該段道路交通狀況,區建管委、區市政中心快速實施交通改善措施,啟動了零陵路交通功能提升工程,創新性地實施“空間置換”解決方案,即依託南側較為寬裕的人行道空間,將非機動車道遷移至人行道區域,從而釋放出一條機動車道,極大地改善了道路的通行情況。
區市政管理中心綜合科凌人傑在現場介紹説,結合前期已經實施的工程,此次零陵路(宛平南路—東安路)全線道路改造為“北側人行道+1慢2快(1條非機動車道、2條機動車道)+南側人非共板”的佈置形式。
工程實施過程中,區建管委、區市政中心與區交警、綠化等部門共商方案、集思廣益、攜手推進,克服了諸多難題,也得到了各方支持,特別是涉及醫院、學校等單位的綠化遷移與協調工作,在各方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下,工程於8月上旬實現竣工。區市政中心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道路的鋪裝工作已經基本完成,“等溫度合適,會盡快完成綠化鋪裝”。
改造後的零陵路以新斷面形式正式開放交通,在早高峰時段展現出了顯著的通行改善效果。對此,龍華醫院保衛處負責人常瑜深有體會:“自從道路改造完成後,我們醫院周邊的交通狀況得到了極大改善。以前車輛下一客再上一客,大概要兩三分鐘,早高峰一堵車就是十幾分鐘動不了。現在已經完全沒有這個情況了,車輛進出醫院非常順暢。”
港灣式公交停靠站加上適老化,改造工程如火如荼
在推進道路改造的同時,區建管委和區市政中心近期還大力推進公交港灣式改造,盡力消除公交車輛停靠的安全隱患,方便居民乘車。
8月13日,記者來到天鑰橋路上的166路、932路、徐閔夜宵專線龍華站,這是一處已經完成改造並投入使用的港灣式公交停靠站。
港灣式公交停靠站採用適當拓寬道路的方式,將原有的直線式公交站&改造成了弧形“向內凹”的形狀,公交車輛停靠在正常行駛的機動車道之外,大大減少了公交車輛停靠時形成的交通瓶頸對社會車輛和後到先走的公交車輛超車的影響,保證了路段車流的正常運行,避免上下車的乘客與非機動車交匯産生安全隱患。
“截至目前,徐匯區所有有條件的公交車站都進行了一個港灣式的設置。在這次的改造中,徐匯區特別注重細微之處的適老化與無障礙設施建設。”區市政管理中心路政科陳則靈介紹道,他們為公交車站增設了無障礙坡道與盲道,方便老年人與視障人士乘車;同時,在非機動車道上鋪設了紅色薄層瀝青作為警示帶,並通過過街斑馬線提示沿線非機動車減速讓行。
在等車的過程中,居民潘阿姨對改造後的車站讚不絕口:“我就住在對面的強生花苑,經常來這兒乘坐932路公交車。這個紅色步道真的很不錯,讓我們走路更加安全了。以前上下車要特別小心非機動車,現在有了這個通道,感覺放心多了。”
目前,天鑰橋路上的港灣式公交車站已經投入使用,並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雲錦路豐谷路車站也已基本完成改造工作,後續還將在老滬閔路等重點道路上進行推廣。這些改造不僅提高了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也為市民提供了更為便捷、安全的乘車環境。
通過對零陵路(宛平南路—東安路)的道路改造工程以及港灣式公交站的改造,徐匯區在優化交通通行條件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區建管委&&,未來將繼續堅持為民辦實事的原則,不斷雕琢細節,進一步提升城市交通的整體水平,為市民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