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天剛:潛心鑽研創新線路施工技術
  • 新華網無人機
信息

分享至手機

於天剛:潛心鑽研創新線路施工技術

2024-08-13 16:36:09 來源:新華網

  人物簡介:於天剛,中共黨員,上海送變電工程有限公司三級職員,曾獲上海電力工程行業電力工匠、上海市工程建設質量管理協會先進工作者等榮譽。

  從事架空線路建設28年,於天剛從一線技術員做起,參建的電網線路有200多條,經歷了同塔多回路等重大架空線路建設的技術變革。他在工器具研製、施工管理軟體研發、施工工法編制等領域穩紮穩打,取得了3項國家發明專利授權、11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授權、3個軟體著作權。他帶領團隊研究出的3個工法被評為國家電網公司典型施工工法。此外,他還獲得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級以上科技成果獎18項、質量管理成果獎5項。

  攻克山區施工難題

  2000年,三峽電力外送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500千伏三峽—萬縣Ⅰ回輸電線路工程開工。該工程的鄂1標段是上海送變電工程有限公司第一次走出上海、走進崇山峻嶺施工。

  山區施工與以往在城市內的平原地形施工不同。為了盡快摸索出山區施工的經驗,擔任項目總工的於天剛帶領技術人員在海拔2000多米的大山深處,分析觀測數據,並創新採用計算機編程技術,將96基鐵塔位置信息導入其中,自動選配施工方法、工器具尺寸等重要施工數據,為現場作業班組施工提供依據。該方法成功解決了輸電線路施工弛度觀測和計算難題。

  多年來,於天剛堅持在實踐中鑽研,依託施工技術和施工工器具的創新不斷提高施工安全質量及效率。他參與施工的皖電東送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電示範工程等7項工程獲得了國家優質工程獎和中國電力行業優質工程獎。

  研發新型跨越架

  近年來,我國220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建設規模不斷擴大,很多線路需要跨越高速公路、鐵路等重要設施。於天剛對此感觸頗深:“跨越重要設施的難度越來越大,技術創新迫在眉睫。”

  2015年,於天剛帶領團隊研發出一種高強度大型格構式跨越架,並在此基礎上研發出一種雙臂液壓推進硬封頂格構式大型跨越架。該跨越架以金屬格構式跨越架作為架體,採用全金屬橫樑作為封網主體,可以為實施全機械化跨越施工作業提供條件。

  與傳統的毛竹跨越架相比,金屬格構式跨越架可應對多重復雜情況,並以低成本、快速組建換來更高的安全穩定性,因此減少停電、停運和維護路網安全所帶來的效益巨大。這項技術補充完善了國內大型跨越架理論基礎,在全國輸變電工程建設中得到廣泛應用並獲得了相關專利授權。

  不斷培養優秀人才

  身為上海送變電公司“輸電先鋒創新工作室”的技術帶頭人,於天剛依託一線工程實際需求,引導成員提升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2020年,於天剛帶領創新工作室成員對世界首條35千伏公里級超導電纜敷設技術開展攻關。為保障牽放超導電纜施工後的各項指標滿足要求,他們通過真型試驗對擬採取的超導電纜牽放施工裝備和工藝進行了驗證和補充,順利完成世界上距離最長的35千伏超導電纜全程排管敷設。

  2021年11月,上海送變電公司成立於天剛創新工作室。當年,工作室榮獲“上海市技能大師工作室”稱號。

[責任編輯: 王若宇]
掃一掃

掃一掃,分享手機新華網上海頻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製作單位:新華網上海頻道 版權所有:新華網上海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