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服務永無止境,區長王華做客“夏令熱線”傾聽市民呼聲

7月25日上午,徐匯區委副書記、區長王華走進上海人民廣播電台直播間,做客《夏令熱線》欄目。王華與主持人海波共同接聽前方記者和市民來電,並第一時間連線各相關職能部門和屬地街鎮負責人,回應百姓呼聲,督促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現場,王華還向全區居民承諾了一系列關於老年人助餐與服務升級的好消息。
王華提到,徐匯區的老齡化率較高,並且還在逐年上升。近年來,區政府在老年助餐方面投入了大量資源,目前全區已建成40家社區長者食堂,實現15分鐘社區生活圈全覆蓋,日供餐量已超過2.4萬份;同時,聚焦老年人需求,推出“半份菜”“少鹽、少油、少糖”菜品,並對空間進行適老化改造,進一步提升為老服務水平。王華&&,下一步徐匯將繼續提升社區長者食堂的服務能級,推行不限戶籍、全區通享的老年人用餐優惠政策以及“匯享福”一卡通行,並通過加強績效管理,推動食堂盈利反哺社區為老服務項目。
此外,徐匯還大力推動社區食堂與黨群服務中心相結合,打響“鄰里匯”品牌,進一步提高各類公共服務的集成度,為居民提供社保卡辦理、就醫記錄冊更換等高頻事項服務,以及法律援助、社區衞生服務站、生活集市等綜合、多元、便捷的服務和設施。
持續做好適老化改造,幫助“梧桐區”解決“浴缸難題”
家住安福路49弄的居民錢女士連線反映,租賃房屋屬於煤衛合用,但衛浴間設有一個大浴缸,對於老人和行動不便的居民而言,跨進跨出非常不方便,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她進一步解釋道:“我們和物業溝通過,想將浴缸改成淋浴房,但根據物業條例,租賃房屋不能擅自改動,否則需要承擔後果。”
對此,湖南街道相關負責同志&&,今年上半年,街道範圍內已完成22戶適老化改造任務,下半年將繼續加強排摸,進一步做好群眾工作,推動完成更多的改造任務。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自2021年起,徐匯區已推動了400多戶適老化改造;針對安福路49弄這類直管公房的改造,將進一步推動共有人、租戶和物業之間的溝通,加快解決居民訴求。
王華在回應時指出,區政府把老舊住房更新改造作為近幾年的重點工作,全力推動解決小梁薄板和不成套住房等突出問題,針對安福路49弄居民反映的問題,區政府相關部門將加快研究具體的解決方案,並加強系統考慮,確保不修了東墻漏西墻。
滲水維修、商鋪經營兼顧,“美麗街區”改造需統籌考慮
市民楊女士反映,2023年華涇鎮在對華發路進行“美麗街區”改造時,拆除了沿街商鋪的部分違法建築。由於當時違法建築封閉了兩側下水管道,導致商鋪室內外均出現了滴水滲漏問題,希望相關部門在不影響商鋪正常營業的前提下,盡快解決漏水問題。
華涇鎮相關負責同志介紹,目前已向商戶提出了解決漏水問題的具體方案,但商戶擔心施工影響營業,“我們理解商戶的擔憂,已在今年6月接到相關投訴後,馬上派人到現場溝通。商戶希望施工不要從店舖內進行,我們會盡量從外部搭腳手架,減少對周邊環境的影響。”
“餐飲業是經濟發展的重要行業,商戶的生計不容忽視。我們會制定詳細方案,在不影響餐飲店日常經營的前提下,盡快修復房屋漏水問題。”王華指出,拆違執法權下放,應由鎮裏總體負責,拆除違法建築後,必須確保房屋的排水設施正常運行。他強調,相關單位既要妥善解決問題,也要盡量減少對商戶正常經營的影響,同時確保安全施工,提升居民和商戶的滿意度。
違法建築應拆盡拆,“三舊”變“三新”改善居民生活環境
楓林街道宛南一村的顧先生反映,街道轄區內一處違法建築自2019年就貼出了強制拆除公告,然而至今仍未拆除,影響了周邊居民的生活。
針對顧先生的投訴,區拆違辦及街道相關負責同志介紹,該違法建築主要用於辦公和倉儲,由於該建築與居民樓頂層有部分交接,如果僅拆除違建部分,居民的居住環境安全將無法得到保障。“當前,徐匯正大力推進‘三舊’變‘三新’,我們將把老舊小區更新改造與拆違相結合,研究提出一個妥善的解決方案。”
王華在回應中進一步提到,徐匯區自2022年起實施“三舊”變“三新”三年行動,將完成覆蓋900萬平方米的老舊小區修繕,並且將拆違與環境優化結合起來,解決困擾小區多年的問題,不斷提高居民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
減少小區“拉鏈”,老舊小區改造亟需一攬子考慮
家住龍南五村的朱女士反映自老舊小區綜合改造以來,常年各種施工,包括挖污水管道、排氣管道等,給居民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她還特別提到,“我們樓棟的鐵門在刷油漆,味道刺鼻,很擔心這種漆對健康的影響。”
龍華街道相關負責同志連線&&:“龍南五村正在進行一系列小區環境改造,涂刷油漆是其中一項,我們一定確保使用環保材料。”
針對朱女士提出的問題,王華要求,屬地街道要盡快到現場查看,想方設法、採取舉措,盡量減輕對居民生活的影響。對於小區頻繁施工的問題,他詳細詢問了施工單位和小區、街道的報批程序,並&&,徐匯正在推行整治“馬路拉鏈”和小區內的項目集成,“我們會將小區內所有需要開挖的項目進行匯總,一次性解決問題,避免重復施工。”
“美麗街區”改造啟動在即,相關部門詳解提升方案
現場,海波還與徐匯區融媒體中心的記者進行了視頻連線,查看了吳中東路兩旁小區建築外立面破損、電纜線裸露、滲水、垃圾堆積等問題。
田林街道相關負責同志&&,他們已經關注到了這些問題,並已加強與區綠化市容部門的對接,將吳中東路納入今年的“美麗街區”項目,充分聽取居民群眾的意見建議,預計8月份將啟動實施綜合改造。
王華&&,徐匯2024年計劃完成56條“美麗街區”景觀道路的改造,“美麗街區”覆蓋率將達到45%以上。吳中東路的問題不是個例,而是存在於許多老舊街區中的普遍現象。他指出,在改造過程中,要多聽取居民和商家的意見,確保改造方案切合實際需求;“改造後,我們還要注重管理和維護,確保街區環境的長期改善。我們將與社區和居民一道,探索共治模式,確保改造成果的可持續。”
地鐵口改造影響出行,協調各方回應民生需求
徐家匯居民陸女士來電反映,徐家匯站地鐵20號口原計劃在今年6月30日開放,但由於徐家匯中心項目的建設尚在施工中,預計將在年底才能完成,嚴重影響居民的出行便利。
對此,新鴻基徐家匯中心項目和申通地鐵相關負責人&&,地鐵20號口的改造工程工況複雜,要首先確保施工和地鐵運行安全,並且工程只能在夜間地鐵停運時進行,因此工期較長。
王華對地鐵口的改造情況作出了詳細回應,他&&,徐匯區政府高度重視居民的出行需求,將與相關單位部門緊密協作,確保施工安全和進度。他還提到,徐匯全區還有很多重大工程項目正在施工,這些項目不僅將有助於提升區域的整體形象,也能為居民提供更多豐富便利的公共設施。“這些工程在建設過程中難免會給居民帶來一些不便,居民的理解和支持是推進工程順利進行的重要保障,區政府將進一步提升工程建設管理水平,最大限度減輕對居民的困擾。”
建議更加人性化,道路錯峰停車時間調整引熱議
市民郝女士來電反映,桂林西街早上7點以後不允許在道路旁停車。她説:“桂林西街附近有世外小學,早上送孩子上學時車比較多,不允許停車能夠理解,但學校放寒暑假期間,交通壓力不大,希望能夠延長停車時間。”
據了解,桂林西街停車從2021年上半年開始開放,夜間和周末、法定節假日允許停車,但白天停車存在交通隱患。考慮到居民的停車需求,徐匯區交警支隊相關負責人&&將與市交警總隊溝通,適當延長停車時間。康健街道相關負責人補充説,街道將與交通部門商議,評估延長停車時間的可行性,並結合老舊小區改造,盡可能增加小區內的停車點位。
“我們非常重視居民的停車需求。徐匯的很多老舊小區,停車位較少,我們已經採取了夜間和周末開放道路停車的措施,還將針對郝女士提出的建議,進行詳細調研,評估在寒暑假期間適當延長停車時間的可行性,採取務實措施緩解居民群眾的停車壓力。”王華&&,區政府將借助老舊小區改造的契機,合理規劃和增加停車位,滿足居民的停車需求。
加裝電梯懸而未決,詳解民心工程推進細則
節目最後,家住漕溪二村的程先生&&,其居住的211號門洞曾有人提議加裝電梯,並得到了大多數居民的同意,但卻一直未能實施,希望能盡快實現加梯夢。
漕河涇街道和區房管局相關負責同志連線&&,漕溪二村在物理條件上適合加裝電梯,徐匯還有加裝電梯的優惠政策,但目前的問題主要在於居民業主意見尚不統一。“我們將依託加裝電梯指導中心以及居委會搭建溝通協商平台,加速推進加裝電梯這一重要民心工程。”
王華要求,對於漕溪二村這類情況,屬地街鎮要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對接,盡快啟動意見徵詢和相關工作流程,用好“美麗樓道”建設和管線移位費用減免等優惠政策,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推動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工作不斷提速提質。
“加強治理能力,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多聽老百姓的意見。”王華&&,雖然市民來電反映的訴求是個案,但是可以帶給政府部門思考,遇到同類問題應該多想想如何跨前一步,全力解決老百姓的急難愁盼。“我們要牢記,民生服務永無止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