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賦能基層治理 | 基層軟法治理的“湖南路街道方案”
近日,上海市司法所法治賦能基層治理首批32個試點項目全部落地見效。社區治理、“兩舊一村”、電梯加裝、鄉村振興、營商環境、毗鄰區共治……六大方面特色項目,有效打通基層依法治理“最後一公里”。“法治賦能基層治理”專欄將為您一一呈現。

探索武康
安福歷史風貌街區軟法治理新模式
徐匯區司法局湖南路司法所
民主聚力法治保障,共繪風貌街區美好圖景
基層軟法治理的“湖南路街道方案”
徐匯區湖南街道武康-安福風貌街區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區域高度開放流動,各類創新産業聚集,同時眾多居民仍然居住在街區中,是典型的文商旅居融合的街區。近年來,湖南街道首先在武康居民區深入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重要理念,築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充分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打造“問題發現-方案討論-公約草擬-全體決策-民主監督”的各社會主體全流程參與模式,形成開放式社區依法治理指引,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提升社會治理效能提供了“武康”經驗,武康居民區於2022年成功入選第九批“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在武康開放式社區依法治理的經驗上,湖南街道將“武康”經驗拓展到武康-安福風貌街區,提升整個風貌街區依法治理的水平。
增強黨建引領聚合力,突出“品牌式”治理
近年來,湖南街道在推進風貌區城市更新和基層治理中整體謀劃、深耕細作,以區域化黨建為抓手,凝結“梧桐先鋒”特色品牌,持續拓展中國式現代化在風貌區治理的豐富內涵,匯聚起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最大合力,引領起武康-安福風貌街區軟法治理工作。
2022年,街道通過黨建引領在武康居民區開展“美好社區 先鋒行動”,將武康開放式社區軟法治理作為先鋒行動的重點內容,邀請區司法局指導、專家團隊賦能、社區各方參與,最終為社區解決了一批問題,提升了社區的“美好指數”。
2023年,街道進一步深化“梧桐先鋒”品牌,形成“街區即片區、片區即街區”的治理架構,充分發揮武康-安福風貌街區各級各類黨組織在風貌街區治理中組織領導和推動作用,以黨建引領風貌街區發展和治理,發揚武康開放式社區軟法治理的經驗,確保風貌街區發展和治理正確方向。街道健全完善風貌街區軟法治理體制機制,着力構建區域統籌、條塊協同、上下聯動、住、商、游和諧共育共建共治共享,有效為風貌街區的流量注入法治化因子,將流量提升為社區治理的能量,轉化為社會經濟發展的體量,打造軟法治理新時代先鋒風貌街區,形成風貌街區治理和發展的“湖南品牌”。
用好全過程人民民主,發現“焦點式”問題
近年來,武康社區充分實踐全過程人民民主,依託各類日常走訪,有效延伸法治的“觸角”,以基層問題為導向不斷提升依法治理精細化水平。為了進一步挖掘群眾法治需求,社區發起“老洋房美好生活議事會”,搭建“愛心商家聯盟”,開展“武康街坊共創研討會”等,深入住戶、商戶、游客中進行調研、訪談,梳理“問題清單”和“需求清單”。
在律師、“法律明白人”和相關部門的專業指導下,武康居民區圍繞“網紅”擾民等群眾問題,引導多方主體依法有序參與民主議事,在法治力量的保障下依託民主自治尋求最大“公約數”。
2023年,湖南街道繼續把“武康開放式社區”這塊“試驗田”延伸至武康-安福風貌街區,牽頭建立了武康-安福風貌街區共治委員會。共治委員會由沿街商戶、周邊居委、職能部門等組成,形成了風貌街區各類群體覆蓋的最大化。共治委員會重要使命之一就是在更大範圍內聽取意見,發現和探討風貌街區發展中的“急難愁盼”問題,達到街區各方的合作共贏。
打造依法治理大平台,促成“公約式”共識
2022年,湖南街道在區司法局及相關職能部門指導下,在武康開放式社區軟法治理過程中,針對發現的突出問題,依託空中花園等“一方議事小平台”,先後組織開展5場參與人數達200餘人次的社區大討論,圍繞“開放式弄堂如何做到住戶、商戶和游客的和諧相處?”等主題共議共商。
此外,還多次召開武康片區協商會和武康開放式社區軟法指引討論會,形成《上海市徐匯區軟法治理指引(武康開放社區版)》。武康居民區依據《指引》,擬定包括《住戶公約》《商戶公約》及《游客公約》在內的《武康開放式社區公約》,並邀請多方主體共同審議表決,明確權利義務、厘清法律責任,推動自我管理、自我監督。
作為處理多元利益衝突的典型,武康居民區的經驗做法成為上海市“美好社區 先鋒行動”首批行動項目,這一依法治理經驗也獲評第四屆“中國(上海)社會治理創新實踐十佳案例”。
2023年以來,為了進一步提高武康-安福風貌街區的依法治理水平,湖南街道聯手區域單位、區相關職能部門、專家賦能團隊、居商代表、“兩代表一委員”等,組織了20余場街區大討論、片區條塊協商會、業態發展懇談會、新消費發展圓桌對話等。
通過這些討論,各方共商導引圖,激發依法治理活力,經由區司法局和專業律師團隊專業指導,拓展了“武康”經驗,形成《上海市徐匯區軟法治理指引(武康-安福風貌街區版)》。新版《指引》對風貌街區內推行軟法治理的定義、原則、執行機構、軟法內容、實施方案、相關法律條文等進行詳細説明,包含以街區禮儀、街區安全、街區經營等為主的風貌街區公約。
風貌街區遵循《指引》,制定了《風貌街區管理服務規範》、《沿街商業業態新發展導則》,形成“風貌街區治理力工程”三份導則。在這一過程中,各方深化了“對話-共創-共享”的參與模式,使得風貌街區各類群體多樣化、多層次的需求得以實現,多元社會主體向着“目標一致、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合作共贏”的風貌街區發展目標不斷邁進。
提高規則執行約束力,增強“法治化”意識
為了推動《武康開放式社區公約》真正落實落地,武康社區以社區軟法作為議事及行為規則,擴大軟法監督覆蓋範圍,在常態長效管理中,充分發揮各方力量,探索實行住戶、居委、物業、基層商會、共建單位及相關服務組織共同監督公約執行的運行機制,成立了公約文明實踐倡導隊,包括市政法委在內的諸多單位為文明實踐倡導隊的成立運行提供了支持。一方面,推動有序自治和有效治理相結合;另一方面,深入推進公約執行和監督過程中的民主實踐,有效實現過程民主和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實體民主的有機統一。而在對武康-安福風貌街區依法治理中,新成立的武康-安福風貌街區共治委員會成為風貌街區軟法治理的重要保障。
共治委員會通過開展沙龍、座談、互動交流、工作坊等多種形式,以共治帶動自治,以自治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促進共治委員會成員共同落實街區各類公約和規範、維護街區秩序、提高街區品質。
治理過程中,為了擴大軟法的影響力和覆蓋面,街區積極謀劃,充分發揮共治委員會的作用,通過共治委員會成員廣泛宣傳制定的公約和各類規範,並通過共治委員會中的商戶成員在日常經營中,向風貌街區內的游客開展公約、規範宣傳,使風貌街區各類公約和規範成為所有往來於風貌街區人群的共同守則,也在潛移默化中有力推動風貌街區各類主體規則意識的強化與法治素養的提升,培養以法治方式維護自身權益的行動自覺,營造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濃厚法治氛圍,推動徐匯軟法治理從點狀走向普遍,從摸索走向規範,從自發走向自覺,從自治走向共治。
今後,湖南街道還將在武康-安福風貌街區內建設涉外法治宣傳陣地,擴大對軟法治理宣傳的力度和範圍,將軟法治理的氛圍從“圍繞”向“浸潤”轉變。
在奮力開拓“建設新徐匯、再造新徐匯”的新征程上,武康-安福風貌街區“未來治理”的新圖景已徐徐展開。踐行“人民城市”的重要理念,以軟法實現柔性治理,風貌街區治理和發展的“湖南街道方案”不僅點燃了風貌街區治理的新引擎,更彰顯了自治共治、人人參與的治理新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