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報》特別關注:關心融於日常點滴助老人安然度夏

連續高溫!天氣預報提示,市民應盡量避免戶外活動。酷暑天,如何守護高齡獨居老人安然度夏?
在滬上中心城區,街鎮幹部、物業保安、居民志願者等社區各方力量積極聯動,因地制宜,主動上門問候排查,送上防暑物資,代為訂菜送餐,及時檢修電器等等,將關心與服務融於點滴。
送菜上門時多“啰嗦”幾句
“王阿婆,這是您要的青菜……天熱別出門,空調下午也要開噢!”上午,家住虹口區四川北路街道新亞公寓的居民志願者小沈“按慣例”為獨居老人王阿婆送菜。王阿婆患有腰椎間盤突出,不便行走。她胃口較小,又喜歡“熱炒”,不適應社區訂餐。長期以來,小沈和其他居民、小區保安等常幫她買菜送菜。
小沈告訴記者,王阿婆平日裏每天只需買一兩種蔬菜。他通常在自己下單前給老人打去電話,詢問她的需求,為她“帶一把”菜。送菜上門時,他還會順便了解下老人的身體狀況和需求等。這幾日高溫,他又多了幾句“啰嗦”——提醒老人別為了省電費不開空調。
四川北路街道相關負責人&&,入夏以來,街道發揮社區志願者力量,共同關心獨居高齡老人等特殊群體,提供買菜、送餐、配藥等服務。上個月,還聯動社區衞生服務中心,邀請家庭醫生舉辦“夏季養生保健知識講座”,教授老年居民防暑降溫妙招,以及飲食注意事項。
“上門跑一跑,我們才安心”

烈日當空,徐匯區湖南街道興武居委會主任吳志暉顧不得打傘,披上一件防曬衣就出發了——“撐傘收傘的當口,可以多走一戶人家”。
在湖南街道,尤其是衡復歷史文化風貌區內,舊裏多、老人多。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老房子面積不大,結構較差,加之很多老人本身對冷熱不敏感,“上門跑一跑,我們才安心,由此柔性排摸老人狀況”。
就在前一天,王叔家的老空調忽然“罷工”。居委會幹部在走訪中了解到這一情況,怕老人找上“黑維修”,便根據品牌官網電話&&運營商。對方上門修理時,他們全程陪同。氟利昂加滿,空調製冷了,居委會幹部才安心離開。
湖南街道“獨居長者關愛365”工作群的結對社工,每天都報送老人走訪情況。這幾日,他們重點關注老人家有否防暑降溫設施,親自感受一下房間溫度。社工還會順便看下用水用電隱患。之前,他們在一戶老人家中發現空調和幾個電器電線混插在接線板上,容易觸發停電。社工馬上&&物業為空調單獨拉線,避免隱患。
截至目前,湖南街道已排摸轄區1086位獨居老人,為有需要的老人送上空調扇,幫助維修空調17&。
應急服務電話24小時響應
A4紙大小的宣傳頁上,電話號碼被放大印在最顯眼的地方——這是黃浦區打浦橋街道24小時居家應急服務中心的電話。
盛夏來臨前,街道將居家應急服務中心的&&方式和西瓜、鹽汽水等防暑物資,一起送到轄區300多名高齡獨居老人手中。“老人們習慣把紙壓在餐桌玻璃&板下,有需要就第一時間想到我們,電話24小時響應。”打浦路街道社區服務辦老齡幹部黃霄琪説。
天氣越來越熱,有老人詢問能否訂餐?在打浦橋街道,可以選擇不同的為老助餐模式,由專業物流配送公司負責送餐到家。街道還開設了5個室內取餐點,顧及各片區,方便老人就近取餐。
想孵着空調和老朋友們“嘎訕胡”?打浦路街道4個為老服務機構都常規開放供老人們避暑。此外,每個居委會活動室也向老人們開放,同時備有綠豆湯、大麥茶、西瓜等消暑飲品水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