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8項成果獲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
  • 新華網無人機
正文

分享至手機

上海交大8項成果獲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

2024-06-24 19:49:18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上海6月24日電(史依靈)6月24日2023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揭曉,以上海交通大學作為第一完成單位8項成果獲相關獎項。至此,該校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獲獎數並列全國高校第一

  據悉,8項獲獎成果包括“射頻系統設計自動化關鍵技術與應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血液病轉化醫學研究創新團隊”等2項成果被授予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基於角度調控和協同促進策略的不對稱催化方法學研究”成果被授予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雲計算系統的低時延關鍵技術”等2項成果被授予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空氣源熱泵多品位熱能高效供應關鍵技術與應用”“小兒先天性心臟病介入診療體系創建及推廣應用”等2項成果被授予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約翰•愛德華•霍普克羅夫特教授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毛軍發院士團隊。新華網 發(受訪者供圖)

  “射頻系統設計自動化關鍵技術與應用”項目由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教授毛軍發領銜完成。

  其團隊工作人員説,射頻系統是無線通信、無人系統、航空航天等重要領域電子系統核心部件。由於具有跨尺度、跨材料、多物理、多功能、分佈參數效應等特點,複雜度高,設計難度大。據介紹,項目團隊聚焦射頻系統設計自動化技術,打破傳統“路”的思維,以“場”分析為基礎,將量化設計貫穿射頻系統設計、製造、封裝、測試技術全鏈條,突破設計關鍵技術,研發出我國首套及系列射頻系統設計自動化軟體,打破國外壟斷,實現基本自主可控;形成了自主知識産權體系,並用以自主研製出600多款射頻芯片(含IPD)、組件與系統産品。

  據了解,目前這一項目成果用於400多家企業,支撐了國産先進半導體工藝、5G基站/終端産品等自主研發和多個重大工程。業內人士評價稱,該項目引領了射頻集成技術和學科發展,走出了一條射頻系統設計自動化技術自立自強的創新突圍之路。

  瑞金醫院血液病轉化醫學研究創新團隊。新華網 發(受訪者供圖)

  同期被授予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的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血液病轉化醫學研究創新團隊”項目,團隊帶頭人為陳賽娟院士、陳竺院士和趙維蒞教授。

  這一團隊創建於19871989年陳竺、陳賽娟院士於法國學成回國,創建集基礎和臨床研究於一體的分子生物學實驗室。2001年團隊根據國家在生命科學前沿的重大需求,獲科技部批准成立醫學基因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2013年獲國家發改委批准建設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於2023年7月通過驗收。

  三十多年來,這一團隊在國際上實現了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APL)誘導分化治療的原始創新,闡明了APL發病分子機理並發展了革命性治療的“上海方案”,使APL從最凶險的白血病成為第一個可治愈的急性髓係白血病,並進一步拓展協同靶向治療的思路,使淋巴瘤、骨髓瘤等其他血液惡性和遺傳性疾病獲得新的突破。

  此外,團隊不斷發展和創新多組學技術,在國際上率先發現、鑒定出一批血液腫瘤發病相關融合基因與基因突變,90年代從發現APL變異性染色體易位為切入點,克隆了致癌融合基因PLZF-RARα,實現了我國人類疾病相關基因克隆 “零”的突破。進入多組學發展階段,團隊已發現系列關鍵分子標誌物和藥物作用靶標,多項成果實現血液腫瘤精準診治新突破為複雜血液疾病分子分型和個體化精準治療提供技術支撐。

[責任編輯: 佘靈]
掃一掃

掃一掃,分享手機新華網上海頻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製作單位:新華網上海頻道 版權所有:新華網上海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