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農行上海市分行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潘鄧
10月17日,農行上海金山松隱支行員工潘鄧在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完成造血幹細胞捐獻,用愛為生命“續航”。他也成為農行上海市分行首例、上海市第599例、金山區第55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有一種母愛叫“大愛無疆”
潘鄧出生於2000年,今年還未滿23周歲。他年紀雖小,心裏卻早早埋下了“大愛”的種子,而呵護着這顆種子茁壯成長的正是他的母親。潘媽媽是上海市金山區亭林鎮紅十字會的一名專職幹部,主要從事造幹入庫和捐獻、捐款、獻血、扶貧等工作。平日裏受母親言傳身教,潘鄧了解到造血幹細胞移植的重要意義,“大愛”的種子在媽媽的呵護下發芽、變苗、成樹。
大學時期,潘鄧作為學生會成員,除了學習生活之外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公益:義務組織學生會活動,積極參與“美麗”教學樓,“美麗”實驗室志願服務以及新生幫扶等公益活動。如今,熱心社會公益的他還常常出現在志願服務的第一線,參與社區垃圾分類宣講、疫情防控志願服務、紅十字會獻血志願者、金融知識宣傳等。他真誠奉獻、盡心盡責,用青春為社會描繪愛心的色彩,用行動展示新時代青年的昂揚風貌。
有一種可靠叫“常常在線”
對潘鄧來説,做公益是認真、嚴肅、持之以恒的,在他人的眼裏是“常常在線”的,這種“不掉線”的可靠更體現在他的本職工作中。作為一名農行的新員工,自今年7月份入職以來,潘鄧始終保持着昂揚的精神面貌、吃苦耐勞的幹勁,認真鑽研金融業務。入職短短3個月時間裏,潘鄧已迅速成長為一名業務小能手,順利通過了分支行組織的各類培訓及考試並榮獲分行培訓優秀學員等多項榮譽稱號,在新員工中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有一種行動叫“義無反顧”
2021年8月,潘鄧加入了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2023年7月14日,潘鄧接到了來自上海市紅十字會的電話。得知自己的造血幹細胞與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對成功後,潘鄧心中難掩激動,義無反顧地同意徵詢並積極配合完成捐獻前的各項準備工作。10月13日,潘鄧在母親的陪同下來到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住院並注射動員劑。10月17日,在歷經4個多小時的採集過程後,潘鄧順利完成了造血幹細胞採集。242毫升造血幹細胞混懸液從潘鄧體內聚集到採集袋中,這份生命的“種子”立即被送往外地為白血病患者點燃生命的希望。
得知潘鄧即將捐獻造血幹細胞後,單位的領導同事們十分支持。為保障潘鄧以完美的狀態入院捐獻,同事們主動承擔起了潘鄧的日常工作,讓他全身心投入到幹細胞採集中。受潘鄧的影響,周圍同事也了解到造血幹細胞捐獻這一項延續愛的活動,紛紛詢問入庫方法。潘鄧説:“我希望用實際經歷來打消身邊人的疑慮,讓更多的人正確認識捐獻造血幹細胞。我也將積極動員身邊的人加入中華骨髓庫,為更多的血液病患者帶去生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