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資料】銀杏罕見皮膚病(GPP)關愛中心
每年二月最後一天是“國際罕見病日”。統計數據顯示:目前世界上的罕見病有7000多種,全球預計有超過3億名罕見病患者,我國約2000萬人。
2022年2月26日,由蔻德罕見病中心、銀屑病病友互助網、GPP患者及家屬聯合發起,得到勃林格殷格翰公益支持的國內罕見皮膚病領域患者公益組織——“銀杏罕見皮膚病(GPP)關愛中心”在滬成立,這是我國首個為泛發性膿皰型銀屑病(GPP)患者設立的公益關愛組織。
泛發性膿皰型銀屑病患者面臨診療困局
GPP是一種罕見的皮膚疾病。據統計,在中國每100,000人中僅有1人至2人患GPP。該病急性發作時,患者的皮膚會變紅,並在身體各區域爆發出許多無菌性的膿皰,出現發熱、寒戰和皮膚疼痛性病變的症狀,嚴重時會引起器官衰竭和感染性併發癥,甚至危及生命。GPP急性發作時,不光嚴重程度無法預測,其發作的時間同樣難以捉摸。該疾病可能隨時發作,持續數周,並需要數月才能痊癒,許多患者甚至在兩次急性發作之間持續出現症狀。
“由於目前尚不清楚GPP的確切病因,也沒有公認的診療標準,當前的治療手段均缺乏深入和持久的療效,患者面臨着診斷難、治療難的困境。”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皮膚科主任徐金華坦言,“除了疾病對患者健康的影響以外,疾病診療困局也給患者帶來了巨大影響。一旦患病,患者通常在心理、生理、社會關係和家庭負擔等層面承受巨大的壓力。”
“我和患友們大都經歷了漫長而曲折的求醫過程,幾經周折才得以確診。確診後又苦於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案,常常陷入孤立無援、心力交瘁的絕望處境,渴望得到來自社會各界的支持與幫助,”“銀杏罕見皮膚病(GPP)關愛中心”患者組織代表劉女士談到加入患者組織的初衷時&&,“我們成立患者組織,將廣大患友團結起來,希望通過統一的渠道去發聲、去溝通,和患友去共情、去鼓勵;引入社會各界的關注和資源支持,共同破解診斷難、治療難的困局。”
多方助力 共建GPP診療生態圈
2021年6月21日蔻德罕見病中心聯合銀屑病病友互助網、勃林格殷格翰共同發起泛發性膿皰型銀屑病(GPP)孵化項目,通過半年時間建立了“GPP信息平台”微信公眾號,開展了三次線上患教會,並且舉辦了首屆中國GPP醫患交流會等在內的患者支持活動,促進患友、醫患深入交流溝通,助力臨床醫生了解患者的真實訴求,為改善GPP患者生存狀態進行了積極探索,也為患者公益組織的成立創造了有利條件。
“在社會各界的熱切關注和大力支持下,‘銀杏罕見皮膚病(GPP)關愛中心’因愛而生。患者組織以代表真善美和強大適應能力的銀杏葉作為標誌,寄託着社會各界對患者的美好祝福。”項目發起方、蔻德罕見病中心創始人黃如方介紹,“‘銀杏罕見皮膚病(GPP)關愛中心’不僅是患者的‘精神家園’,也將是患者的‘全能生活管家’,同時匯聚全社會更多資源和力量,為這一罕見的患者群體提供更加切實的幫助和支持。”
據悉,“銀杏罕見皮膚病(GPP)關愛中心”患者公益組織成立後,將定期開展GPP患教和醫患交流活動,向社會公眾宣傳普及GPP疾病知識,推動GPP罕見皮膚病的診療及藥物可及性,助力GPP患者盡快接受規範的治療。“銀杏罕見皮膚病(GPP)關愛中心”患者公益組織將和政府、醫院、專家、藥企等相關各方攜手合作,共同突破GPP的診療困局,造福廣大GPP患者,助享美好人生。據了解,微信搜索“GPP患者關愛中心”即可關注銀杏罕見皮膚病(GPP)關愛中心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