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發布綜合交通專項規劃
記者從23日舉行的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綜合交通專項規劃》已於近日發布。目前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已經梳理一批鐵路、軌道交通、交通樞紐、幹線道路、省界對接道路以及內河航道等方面的重大建設項目,全面推進交通基礎設施“硬聯通”、服務標準“軟聯通”。
“示範區地處滬蘇浙兩省一市交界區域,雖然臨近虹橋綜合交通樞紐,但仍存在對外交通&&效率不高、內部路網連通性不足、交通協同治理和綠色發展水平有待提高等問題。如何在‘不破行政隸屬、打破行政邊界’的前提下,提出一體化的交通解決方案,是規劃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王為人介紹,此次規劃進一步突出了新發展理念、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新要求、綠色智慧新趨勢和區域協同治理的新模式。

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綜合交通專項規劃新聞發布會現場。新華社記者胡潔菲攝
具體而言,軌道交通方面,示範區將以幹線鐵路、城際(市域)鐵路、城市軌道交通等多層次、網絡化的軌道交通系統,滿足示範區對內對外多種出行需求。在滬昆高鐵、滬昆鐵路、滬蘇湖鐵路、通蘇嘉甬鐵路等國家幹線鐵路主骨架的基礎上,重點補強城際(市域)鐵路網絡,規劃如通蘇湖城際鐵路、上海示範區線、水鄉旅游線、嘉善至西塘線等城際軌道交通線路。
同時,結合示範區“水網密布”的特點,規划水上交通,一方面協同推進內河航道整治,形成“四橫四縱”高等級內河航道網布局,建設綠色集約化內河作業區。另一方面因地制宜開闢水上客運交通線路,打造水上出行新體驗。
在此基礎上,積極規劃特色交通,構建區域級、城市級、社區級三級慢行綠道系統,依託骨幹河道和重要湖蕩構建舒適宜游的藍道系統,結合太湖、淀山湖、太浦河等河湖水系構建“兩橫兩縱三環” 區域風景道體系,全面打造“慢游”交通網絡。
此外,示範區還將大力發展新型交通,鼓勵“互聯網+”共享交通、需求響應式公交、無人配送等新型交通試點應用,探索高鐵物流、軌道快運等城市生産生活物資公鐵聯運新模式。積極鼓勵5G、區塊鏈、物聯網等智慧交通新技術的應用推廣,共建示範區智慧交通監測和管理系統,推進MaaS(出行即服務)智慧出行服務系統建設。
示範區將通過交通活動引導、運輸組織優化等,構建綠色主導的交通模式;加快示範區公共領域用車新能源化,完善充電樁、加氫站等配套設施;積極推進基礎設施低碳化技術及管理模式創新,協同推進交通領域節能降碳和綠色發展。按照規劃,預計到2035年,示範區綠色出行比例將達到80%以上。(記者胡潔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