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社區到街區,上海這個街道探索參與式治理新範式
新華網上海8月15日電(郭敬丹 張心怡)街角的社區黨群服務中心,6個樓層全年活動不斷、服務“不打烊”;小區裏的架空層,在黨建引領下由居民參與治理,有了“大變身”;小商鋪集中的馬路成立街區黨支部,帶動商戶積極參與街區治理……近年來,上海市浦東新區東明路街道不斷探索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局面。近日,“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創新,打造一流黨建引領一流發展的東明實踐範例”專題研討在街道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舉行,社區工作者與專家大咖共話治理新路。
“三林苑小區的底層住宅大多采用底層架空結構,但20多年間,482間架空層卻陸續被侵佔作為經營、居住和堆物使用。”三林苑居民區黨總支部書記王敏説,社區開了12場樓主議事會,5場黨員議事會,1場居民議事會,共同討論推進同一個課題:社區公共空間該如何改造,最終,架空層中的24個過街樓被重新打造成九大生活場景。
“在此過程中,居民的參與意識、程度都更高了,大家對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體會更深。”王敏説。
上海大學社會學院副院長盛智明感到,黨建引領協商民主,要注重基層的回應性、廣泛性、全過程性,創新形式、優化程序,引導多方協商議事,形成共識,推進基層治理難題的破解。
基層治理創新也拓展至小區圍墻之外。東明路街道街區發展中心負責人劉璟介紹,近兩個月來,為解決街區商戶子女託管難問題,街道提供夏校課程,全過程“自産自銷”,由街區內商戶、教培機構、教育公司、社會達人等帶來各種教育項目,使約20家、400多人次的商戶子女在今年暑假得到託管服務,拉近街區、社區關係,促進區域發展。
構建1411街區治理架構(1是發揮黨工委統領作用,4是將街道商業街區劃分為4個片區, 11是將街道11條商業道路按路段成立黨建聯盟),打造“10分鐘生活服務圈”,為商戶提供“一站式”的精準服務,孵化培育民非組織——匯明心街區發展服務中心,構建“街區共生聯盟”……持續推進參與式治理,東明路街道為商戶居民不斷傳遞暖心溫度,不斷增強商戶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東明路街道黨工委書記沈春雷説,面向未來,東明要既在“硬治理”上下真功夫,也在“軟治理”花大力氣,久久為功,想方設法滿足群眾的民生期待;綿綿用力,弘揚城市精神品格,培育社區認同,構築美美與共的精神家園。
“要繼續運用‘聯’的方法,把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引領區域發展、整合各方資源、服務群眾的實踐效能,持續完善‘區域化黨建、社會化聯建、項目化共建’機制,着力打造有溫度、有實效的基層黨建新格局。” 浦東新區區委組織部副部長徐可畏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