竿山何氏綿延880年,助力“健康中國”
  • 新華網無人機
信息

竿山何氏綿延880年,助力“健康中國”

2023-07-28 07:13:24 來源:新華網

  “讀史有懷經世略,檢方常著活人書。”何氏中醫起源於南宋,歷880餘年傳承,共分5支。據何氏家譜記載,其發端可追溯至1141年,以何彥猷、何楠、何易宇兄弟為鎮江支的始祖;何滄(何彥猷的堂兄弟),是何氏從汴梁(許昌長葛)遷居青浦縣青龍鎮的始祖。後分別以何侃、何應宰、何王模、何世仁為始祖形成了松江支、奉賢莊行支、青浦竹竿山支、青浦重固支等四支。

  何氏名醫輩出,在長期流傳中開創了診治月經不調與不孕的烏陳湯、戒毒戒煙的救迷良方、治療腹水的鼓脹方等專方,療效頗佳。

  目前,何氏中醫流派傳承工作室在岳陽醫院開設,已傳至第30世。

  29世傳人何新慧(右一)在何氏流派傳承工作室帶學生問診

  何氏中醫善於運用陰陽動態平衡的理論,調治因免疫異常、代謝障礙、內分泌失調、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等引起的內、婦科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壓、高血脂、復發性口腔潰瘍、甲狀腺功能失常、糖尿病、婦女更年期綜合徵、子宮肌瘤、卵巢囊腫、月經不調、痛經等。

  何氏中醫擅長和理氣血,以氣機流暢為先導,以肝脾為中心,和理五臟。例如,在治療復發性口腔潰瘍時創立口疳方,立方旨意是清氣分邪熱為主,輔以涼血和血,更配以細辛、肉桂兩味藥,以暢達氣機,疏通上下、表裏。同時又兼顧寒溫相配,避免苦寒傷胃。細辛又可止痛,此一藥多用的選藥方法,亦是何氏中醫喜用的組方特點之一。

  何氏中醫還常採用相反相成的配伍,達到陰陽動態平衡,諸如補與瀉、寒與溫、升與降、散與收等。在具體臨床實踐中,注重根據失衡雙方的主與次、臟腑功能的特點等情況,決定藥物的味數與劑量的比例。

  乘着“健康中國”戰略的東風,何氏中醫在新時代迎來了新發展。29世傳人何新慧主編《傷寒經緯》《傷寒論學習記憶手冊》,以及即將出版的《何氏二十八世醫著新編》套書共11冊等專著,將何氏中醫家學進行學術性整理。何氏中醫還經常參加社區保健養生講座、健康諮詢服務等公益活動,為群眾普及養生知識,推廣中醫藥文化,讓海派中醫根植實踐土壤,惠及更廣大的群眾。

  何新慧任主編或任副主編、編委的部分著作

[責任編輯: 羅沛鵬]
掃一掃

掃一掃,分享手機新華網上海頻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製作單位:新華網上海頻道 版權所有:新華網上海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