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探訪上海市兒童福利院:為孩子打造溫暖的家

2023年06月02日 09:38:21 來源: 新華網

  走進上海市兒童福利院烘焙工坊,空氣裏瀰漫着黃油香氣。7個孩子圍坐一圈,正在老師指導下興致勃勃地製作“六一”甜點——曲奇餅乾。“我要把最好看的一塊留給老師,謝謝她為我們辛苦付出。”男生小孫説。

  這幾個孩子有不同程度的殘疾,也都是無人監護的孤兒。福利院像“家”一般,通過悉心照料和優質教育,帶給他們平安、健康、快樂的童年。

  上海市兒童福利院主要承擔上海市範圍內0至18周歲被父母遺棄,經公安部門查找後,確認為棄嬰、棄兒的收容和養育工作。在院兒童中,97%以上為殘疾兒童。在“普育為本,春暉為懷;匠心童行,築夢未來”宗旨指引下,福利院為孤殘兒童提供照料、救治、康復、教育、實踐等方面專業服務,持續提升孤殘兒童的福利福祉。

  在福利院“啟航星光”孤獨症兒童發展中心,輕柔的音樂、溫馨的燈光、星空主題的裝飾,營造出舒心、寧靜的氛圍。一間教室裏,2名老師正帶着4名孤獨症患兒學習疊襪子。有的孩子難以集中注意力,老師耐心地給予安撫。“對這些孩子來説,自理能力的訓練很難,但也最重要,這是擺脫終身陪伴的基礎。”特教老師白廣平説。

  5月31日,上海市兒童福利院的特教老師教孤獨症患兒疊襪子。新華社記者方喆攝

  上海市兒童福利院是上海最早開展孤獨症干預服務的機構之一。一支由院內醫生、康復治療師、特教老師、社工等專技人員組成的團隊探索出“各階多層分類”孤獨症康復關愛模式,20餘年來完成600余名孤獨症兒童的系統康復服務,顯著提升了他們的學習和適應能力。

  提升孤殘兒童實現就業、走向社會的技能和能力,是上海市兒童福利院的一項重要工作。福利院自2013年起開展大齡兒童崗位實踐項目——“學生之家”,通過崗位模擬實踐,增強大齡兒童社會交往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等,實現從機構照料到社會安置的“軟着陸”。

  “學生之家”裏,有一家售賣各種零食飲料的超市,“店長”和“員工”均是在院兒童。今年年初,即將面臨就業的小馮開始擔任“店長”,領下了盤貨、記賬、管理“員工”等任務。為了勝任這份工作,患有輕度智力發育遲緩的他,付出了較健康孩子幾倍的努力。“我已經不會記錯賬了。希望向老師們證明,我可以當個好‘店長’,走上社會我沒有問題。”

  5月31日,上海市兒童福利院“學生之家”,超市“店長”小馮(右)在工作中。新華社記者方喆攝

  小馮的點滴變化,福利院院長蔡璇璇看在眼裏。“明顯責任心更強了,人際關係的處理更好了。”蔡璇璇介紹説,通過提供超市、圖書館管理崗位的歷練機會,以及教授電腦維護、西點製作、汽車維修等職業技能,福利院正在把孩子們的興趣與未來擇業方向結合起來,並在此過程中培養他們的職業認知、團隊意識、服務精神,牢固樹立自食其力、勞動光榮的價值觀。

  截至目前,上海市兒童福利院已有362名成年孤殘兒童回歸社會安置,順利完成從機構養育到社會自立的轉變,開啟了全新的人生旅程。(記者吳振東)

【糾錯】 [責任編輯: 史依靈 ]

微信掃描二維碼,關注新華網

熱點推薦

掃一掃

掃一掃,分享手機新華網上海頻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製作單位:新華網上海頻道 版權所有:新華網上海頻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24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