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解碼魔都|海納百川:上海靶向發力支持民營經濟大顯身手

2023年05月26日 08:59:40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網上海5月25日電(記者黃安琪)從生物醫藥的試劑疫苗,到集成電路的裝備材料;從農産品的上行,到大宗商品的交易;從最大眾的航空服務,到最便捷的互聯網券商……在上海經濟發展中,民營經濟是一個舉足輕重的存在。

  “着力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全面落實市場准入制度,做到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近日召開的上海市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上,上海市委書記陳吉寧&&。這場高規格大會,不但公布了上海加大力度支持民間投資發展若干政策措施,也再次傳遞清晰信號:民營經濟是上海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支撐力量。

  民營經濟彰顯上海經濟活力和創新能力

  上海是全國經濟中心城市,“海納百川”是上海的城市精神。一直以來,各類所有制經濟在這片土地上,形成了百舸爭流的格局。

  2022年,上海全年實現民營經濟增加值1.21萬億元,佔全市生産總值中的比重達到27.1%;上海民營企業全年繳納稅收4666.4億元,佔全市比重的32.7%;當年上海新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民營企業佔比八成以上;專精特新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民營企業佔比均超過九成。

  “民營經濟佔到上海經濟總量的逾1/4,稅收總額的約1/3。除了創造大量就業,近年來在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和在線新經濟等領域,一批創新性、成長型民營企業為上海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上海市工商聯相關負責人&&。

  科創板上市企業泰坦科技是一家從大學宿舍裏走出來的創業企業。2006年,還在華東理工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謝應波發現,做實驗用的器材、試劑很多從國外進口,購買起來價格不菲且需要耗費不短的時間。“如果這些器材、試劑都依賴進口,還怎麼實現科技自立自強?”

  2007年,在華東理工大學的宿舍裏,泰坦科技成立。創立伊始,謝應波和團隊定下目標,要成為中國科學服務首席提供商。學生創業,困難自然不小。關鍵時刻,上海科技創業中心為他們提供了3張免費的辦公桌,上海市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會還幫助團隊從銀行獲得第一筆150萬元的貸款。

  “沒有上海這種支持創新、支持民營企業的氛圍,企業很難走到今天。”謝應波感慨。如今,泰坦科技自主品牌成功打破國外巨頭在高端試劑和科研耗材領域的壟斷,每年可為國內用戶降低科研成本超20多億元。

  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工商聯主席高雲龍在大會上&&,實現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持續壯大創新型企業家隊伍。上海的民營企業家要有勇立潮頭、舍我其誰的闖勁和骨氣,上海出品、必屬精品的韌勁和底氣,放眼世界、爭創一流的拼勁和志氣。

  強調公平競爭 破解急難愁盼

  “符合條件的民間投資項目,滾動列入上海市重大工程項目清單”“將政府採購工程面向中小企業的預留份額提至40%以上”“支持民間投資參與存量産業園區轉型升級”……

  在上海市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上,《上海市加大力度支持民間投資發展若干政策措施》正式發布。《若干政策》從四個“着力”入手,即着力破除隱形壁壘、着力提升服務效能、着力加強要素保障、着力拓展投資渠道,提升民營經濟實際獲得感,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

  在要素獲取上“一視同仁”,是很多民營企業的一致呼聲。以融資為例,一位大型民營企業負責人&&,今年一個國有企業貸款,很多銀行去競標,最終利率才2%左右。相比之下,民營企業的融資成本要數倍於此。

  化解民企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上海市工商聯近年來牽頭推進“政會銀企”四方合作機制。目前,該機制已覆蓋上海16個區,381家商協會、20家金融機構。截至今年4月,這項機制服務企業51000余家,實現信貸支持2500多億元。《若干政策》進一步提出:“發揮好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作用”“推動民營企業平均融資成本穩中有降”。

  加強企業信用信息共享應用也是《若干政策》的重要內容。作為一家食品企業,上海閩龍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任長艷説:“去年上海&&的企業信用修復措施,提出‘能修盡修’‘應修必修’。這些措施解決了企業因某個産品的標籤標識信息印刷有誤而影響信用的問題,讓企業能夠輕裝上陣。”

  根據大會傳遞的信息,未來上海將推動營商環境更加公平、普惠,實現從管理向服務、從單一向集成、從過程向效果的轉變,切實解決好企業關心的突出問題。

  推動轉型升級 加快出海發展

  堅持高質量發展,是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必由之路。上海提出,要推動傳統産業轉型升級,支持民營企業加快向“專精特新”和“高精尖”方向發展,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數智化是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的轉型方向。上海大豈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王嚮導一直深耕人力資源服務,運用人工智能技術讓面試跑出“加速度 ”,企業同時還開發了職業社交網絡及小程序,根據求職者的簡歷智能匹配工作。“讓更多求職者和機會可以互相連接,把對的人放到對的崗位上,讓民營企業在解決社會難點上發揮更多作用。”

  立足上海、面向世界,民營企業“出海”發展市場廣闊。上海提出,加快培育世界一流企業,建立“政策服務包”制度,對錨定未來産業、矢志創新突破、面向全球市場的好苗子,完善專項培育計劃和梯度培育體系。

  在哈薩克斯坦東哈州的一片荒原上,一排排矗立着的風力發電機正平穩有力地轉動着槳葉。截至去年10月,由上海民企寰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當地投資建設的100兆瓦風電項目31颱風機悉數並網發電,全容量並網後,年發電量可達3.3億千瓦時,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33萬噸。

  寰泰能源董事長南逸説:“上海是國際化大都市,又是‘一帶一路’的橋頭堡。在企業的走出去過程中,上海的相關機構在資金出境、海外融資、設備出口等方面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糾錯】 [責任編輯: 沈梅 ]

微信掃描二維碼,關注新華網

熱點推薦

掃一掃

掃一掃,分享手機新華網上海頻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製作單位:新華網上海頻道 版權所有:新華網上海頻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2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