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在春天裏——上海車展上的三重經濟暖信號
4月27日,2023上海車展正式閉幕。作為我國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調整後首個國際A級車展,這場規模超36萬平方米的展會傳出多重經濟暖信號。
作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中國不僅內生消費熱潮澎湃,吸引全球企業加碼投資,更鍛造出一批中國汽車新品牌,憑藉綠色和創新“弄潮”行業未來。
中國大市場吸引跨國車企紛至沓來
“中國是我們最重要的市場”“我們不會與中國脫鉤”……在上海車展期間,專程前來參展的外企高管們這樣説。
“再次回到上海,看到車展上人潮涌動,我非常驚喜,我完全可以感受到中國市場的活力又回來了。”法雷奧集團企業傳播與投資者關係高級副總裁馬法龍,在擔任中國區總裁多年後,2022年下半年回到法國集團總部任職。這一次重回上海,馬法龍很感慨——離開時,法雷奧中國有3000多名工程師,現在已達4000名。
上海車展上的博世展&,展示了不少面向未來的新科技。新華社記者周蕊 攝
“中國汽車市場十分重要,我們將繼續在中國市場加大投資。”汽車零部件企業博世集團董事會主席斯特凡·哈通説,博世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及自動駕駛研發製造基地近期在蘇州奠基,總投資額約70億元。
“有2萬多人次的海外展客商和觀眾來到本屆上海車展,數量創下歷年新高。”上海市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會長周敏浩説,上海車展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的國際車展之一,本屆上海車展展示整車1413&,其中新能源車513&、全球首發車93&。
中國自主品牌加速“破圈”
“在上海車展上,外資企業本土化與中國企業國際化‘雙向奔赴’。”周敏浩説,外資企業針對中國市場發布的專屬産品和技術越來越多,中國車企加速全球布局,出海方式越來越多樣,這樣的“雙向奔赴”表明,中國汽車産業的國際化已進入新階段。
“在這裡看到MG MULAN感到很親切。”專程參加上海車展的MG品牌奧地利總代總經理安德烈亞斯·科斯特萊茨基説,上汽旗下的MG汽車進入奧地利後,已經快速收穫了一批“粉絲”。
作為一款為全球市場打造的汽車,MG MULAN去年首發亮相時就採取“中歐同步”的方式;今年3月,海外市場單月銷量破萬。
中國企業西井科技生産的無人駕駛卡車,已在泰國東部蘭乍邦港口投用。在上海車展上,西井科技又發布了一款“可升級自動駕駛”的智能網聯新能源重卡。西井科技Qomolo産品總監梁熾盛説,用戶只需要加裝傳感器模塊、OTA遠程在線升級等,即可實現從“有人駕駛”到“無人駕駛”的轉換。
4月18日,西井科技在車展上展示“可升級自動駕駛”的智能網聯新能源重卡Qomolo E-Truck。新華社記者周蕊 攝
中國汽車行業的崛起,不僅體現在産品出海備受歡迎,更體現在車展上與外資車企同&競技的過程中。
作為車展的“人氣王”,比亞迪旗下高端新能源品牌仰望汽車展示了U8、U9車型,其中仰望U8能實現橫向移動、原地掉頭等功能。
周敏浩説,眾多外資品牌技術高管團隊頻頻出現在中國汽車品牌的展&上,認真研究“中國研發技術”,代表中國品牌已完成質的飛躍,特別是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領域裏具備了技術領先優勢以及和世界對話的能力。
中國企業加碼“未來賽道”
本屆上海車展上,多種新型科技在汽車上得到應用,數字化、智能化和綠色化正成為未來世界汽車工業發展大方向。
智己汽車在上海車展上發布智能戰略,希望通過軟硬體架構、大規模智能算法和智能場景體驗三大支點,創造智能的交通場景體驗。智己汽車聯席CEO劉濤説,AI賦能的汽車可自主實現“窄路循跡原路返回”“精準貼邊停車”等老司機都難以做到的精準駕駛行為,“未來2到3年內,我們將集中落地這些創造性的智能場景體驗”。
4月24日,參觀者在上汽智己LS7展車邊駐足觀看。新華社記者方喆 攝
在本屆上海車展上,不依賴高精地圖的城區導航輔助駕駛功能成為很多企業的發力點。
“重感知、輕地圖將是自動駕駛的主流方向,基於數據驅動的算法會佔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這些都對計算機的算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智能駕駛芯片企業輝羲智能CEO徐寧儀介紹,該公司相關芯片産品計劃在2024年量産落地。
“應用碳化硅功率器件的新一代新能源汽車充電速度可提高5至10倍,續航里程提高8%以上,損耗降低50%……”中國電科在上海車展上展示了相關碳化硅功率器件及模組。中國電科首席專家柏松説,這些“高精尖”器件及模組,已在百萬輛新能源汽車上批量應用。
無錫萊頓電子有限公司董事周文博説,車用壓力傳感器行業曾經為美國企業所壟斷,但萊頓電子通過其他技術路線,已成為多家國際主流整車廠的戰略級供貨商,“在我們從汽車大國走向汽車強國的過程中,汽車零部件行業同樣需要強起來,補鏈穩鏈,增強話語權。”(記者周蕊、王辰陽、王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