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零號灣”:2035年建成世界級科創灣區
至2023年底,高新技術企業達600家以上,估值億元以上企業70家以上;至2025年,“大零號灣”基本建成,高新技術企業達1000家以上,區域産值規模達千億元級;至2035年,形成萬億市值的高技術企業集群,全面建成創新能力突出、科技力量雄厚、原創成果豐富、成功踐行新發展理念的科技創新策源高地,成為世界級“科創灣區”之一。上海昨天發布《推進“大零號灣”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區建設方案》(以下簡稱《建設方案》),對照上海國際科創中心建設重大目標,對標國際標杆科創區域,對“大零號灣”的建設發展提出了三個階段性目標。
在作為“創新源頭”的研究型大學周邊建設科技創新創業集聚區,有着得天獨厚的優勢。放眼全球,有斯坦福大學周邊的硅谷、麻省理工學院周邊的波士頓128公路等成功案例。《建設方案》的發布,意味着一張世界級“科創灣區”的“施工圖”由此展開。
在昨天舉行的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市科委、市教委、上海交通大學、閔行區等對《建設方案》進行了解讀。
從幾千平方米到17平方公里,CTO三大功能區優化布局
2015年“零號灣”在緊鄰上海交大的西北角啟動建設,經過不斷發展,最初的“零號灣”實現“從0到1”的跨越,連同閔行區“環上海交大、華東師大”核心區域約17平方公里拓展為“大零號灣”。
目前,“大零號灣”已建成投用高能級科創載體18個,入駐硬科技企業3000余家,一大批創新中心和成果項目相繼落地,開放式科創街區初具規模。從“零號灣”到“大零號灣”,不是簡單地從一棟樓到一群樓、從幾千平方米到17平方公里這一物理空間的擴大,而是從“創新&&”向“創新生態系統”的轉變。
為進一步增強科創集聚區“科技屬性”,更好發揮引領和策源作用,加快形成創新“核爆點”,上海聚焦重點、靶向發力,研究制定了《建設方案》。《建設方案》在此布局了CTO三大功能區。其中,C是核心策源區(Core),以上海交大、華東師大為核心,依託高密度的創新資源和高水平的創新能力,為技術創新和産業創新提供源頭支撐;T是成果轉化區(Transform),以滄源路、劍川路為主軸,承接高校院所成果轉化項目落地以及師生“硬科技”創業;O是開放創新區(Opening),包括紫竹、江川濱江等區域,重點承接成長壯大的企業溢出和加速服務。
強化創新策源功能,試點“基礎研究特區”勇闖無人區
“城市是大學的後盾,大學是城市和産業發展的引擎。”上海交通大學校長丁奎嶺的話道出了上海近年來全力推進大學科技園高質量發展的背後邏輯:一座城市想要打造創新“核爆點”,勢必要花大力氣構建高能級創新&&體系,強化基礎研究和技術攻關,加快形成一批原創性、引領性成果,不斷強化創新策源功能。
作為“大零號灣”建設的“施工圖”,《建設方案》提出包含22項政策舉措的五大行動計劃,包括創新策源功能強基行動、科技成果轉化加速行動、前沿新興産業引領行動、創新創業人才集聚行動和科創載體能級提升行動。
目前,“大零號灣”擁有兩所雙一流高校,十余家航天、航空、船舶領域的科研院所,20多家國家重點實驗室和科研&&。作為本市“基礎研究特區計劃”的首批試點單位,上海交大通過放權、賦能、松綁,讓一批有想法、有魄力的青年學者加速冒頭,支持他們勇闖無人區、敢啃硬骨頭。去年底,地處“大零號灣”的華東師大被列為上海第二批“基礎研究特區計劃”試點單位之一。
市科技工作黨委書記徐楓&&,“基礎研究特區計劃”將給予基礎研究更長期更穩定更集中的支持,助力相關高校提升創新策源能力。結合閔行區重點發展的生物醫藥、人工智能、高端裝備等産業領域,市科委將在“大零號灣”加快啟動實施重大技術攻關和應用示範項目,着力突破關鍵核心技術。
圍繞創新策源強基行動,未來,“大零號灣”地區還將強化全國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創新機構(&&)建設,培育戰略科技力量;推動國際一流科研機構、高校及中央在滬科研院所,建設一批高水平新型研發機構;吸引科技領軍企業組建創新聯合體,支持建設大企業開放創新中心。
瞄準千億元産值萬億元市值,培育多個高能級産業集群
在硅谷,創業者和投資人在一杯咖啡的時間裏,就可以交換創意,拿到投資,世界級“科創灣區”的創新文化被人津津樂道。為此,《建設方案》在聚焦生物醫藥、人工智能、高端裝備等重點領域提升原始創新能力的同時,也將着力提升“大零號灣”的創新生態作為重要抓手:一方面,通過深化産學研用融合,探索“學科+産業”的創新模式,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等政策先行先試,提升成果轉化效率,培育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企業孵化器;另一方面,加強載體支撐、培育內生動力,提升産業發展能級,加速集聚“硬科技”上市企業,形成千億元産值規模、萬億元市值,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産業創新高地。
丁奎嶺介紹,通過優化體制機制和人才培養改革,近三年,上海交大科研成果轉化超450項,合同金額累計接近30億元,這一數字是上一個三年的五倍。據不完全統計,上海交大師生、校友在“大零號灣”開辦企業已超過600家。
未來,瞄準生物醫藥、人工智能、高端裝備三大主導産業和數字經濟、綠色低碳、元宇宙等未來産業“新賽道”,“大零號灣”將培育形成多個高能級産業集群。閔行區區長陳華文透露,閔行區將發起“大零號灣”金融聯盟,集聚規模達300億元的基金,推動“科技—産業—金融”良性循環;設立15億元“大零號灣”專項資金,重點支持創新策源、金融服務、環境優化。同時,引入社會資金進行存量地塊改造和成片開發,爭取在“大零號灣”投入千億元資金。(沈湫莎 吳金嬌)
原標題:
更好發揮科創集聚區引領和策源作用,加快形成創新“核爆點”
“大零號灣”:2035年建成世界級科創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