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本博貫通培養能否成頂尖人才“夢工廠”

2022年07月06日 10:48:17 來源: 文匯報

  這個招生季,諸多大學在頂尖人才培養上打出的一手新牌,引來高教界持續關注。

  以滬上高校為例。今年,復旦大學本科招生新增電腦科學與技術專業本博貫通項目,根據培養方案,學生入學後由資深教授乃至兩院院士進行“一對一”指導;同時,學校所有專業都對接“卓博計劃”,即學生本科畢業後,就可以選擇直接進入博士培養通道。在上海交通大學,“4+4”模式的推出也打通了從本科到博士貫通培養新路徑。

  那麼,哪類考生更適合選擇這類培養模式?知名高校不斷在本科生招生中擴大本研尤其是本博貫通培養的范圍和規模,傳遞的信號是什麼?有業界人士直言,貫通培養作為一種制度設計,旨在通過長周期計劃,消解人才培養中的功利化傾向,從而讓更多優秀的科研人才脫穎而出。與其説這是吸引招生的“新籌碼”,不如説這是高校為打造讓基礎學科頂尖人才脫穎而出的“夢工廠”所作的探索。

  縮短培養周期,為基礎科研人才“黃金10年”騰出更多空間

  “長周期的人才培養,對于基礎學科研究型人才的培養特別重要。”上海交通大學教務處負責人楊頡算了一筆賬,如果學生從本科到博士每一個環節都很順利,那麼博士畢業應該在28歲左右。但是,目前博士延期畢業的比例非常高,畢業年齡一般都在30歲左右,而博士畢業到獨立科研還會有一個轉換過程。如此一算,基礎學科研究人才最具創新活力的黃金10年已經所剩無幾了。

  擴大本博貫通人才培養范圍和規模早就有跡可循。教育部推出拔尖計劃2.0方案時就明確提出,要加強基礎學科的本科生培養,進一步探索本碩博連讀的培養模式,吸引最優秀的學生投身基礎研究。去年8月,上海市教委等三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加快新時代上海市研究生教育高品質發展的實施意見》也提到,要探索本碩博一體化培養模式,著力于提早發現有科研興趣和科研潛質的學生。

  改變學生大學四年圍著績點“卷”的現狀

  “貫通本博培養的通道,有助于讓更多有科研潛質的學生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學業和研究上,不用為科研以外的問題操心。就高校而言,可以更專注地為國家培養更多的高端的科學家。”復旦大學電腦科學與技術學院副院長吳傑最近剛結束在外省市的招生工作返滬。他坦言,確實有一批對科研有興趣的學生咨詢志願填報時只關注本博貫通培養項目。

  還有業內人士直言,本博貫通培養的實施,有助于為一部分有科研興趣和潛質的學生提供更多的空間,讓他們能夠充分“照顧”自己的興趣,而不是大學四年圍著績點“卷”。

  頂尖科研人才雖然小眾,但需要土壤和大量投入

  雖然高校不斷推進本博貫通培養的探索,但與之相關的討論、甚至爭議也不少。最容易産生分歧的一個問題是:如果學生選擇了本博貫通項目,但中途發現讀不下去了該怎麼辦?“目前,不論是試點拔尖人才培養的本博貫通,還是‘4+4’模式,基本都設置了退出通道。”復旦大學副校長徐雷告訴記者,人才培養機制改革的最核心目標,就是希望通過學術引導,留住最優秀的人才,盡量給每一個人最合適的教育。

  有分析認為,就高校內部管理而言,本科人才培養與碩士、博士階段人才培養原本就分屬不同管理部門,需要打通兩個階段之間的隔閡,統籌規劃本研貫通培養,這些都有賴于各種政策的支援和突破。“頂尖科研人才雖然小眾,但是需要有土壤,有大量投入,才可能讓更多人才脫穎而出。”(記者 姜澎)

【糾錯】 [責任編輯: 羅沛鵬 ]

微信掃描二維碼,關注新華網

熱點推薦

掃一掃

掃一掃,分享手機新華網上海頻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單位:新華網上海頻道 版權所有:新華網上海頻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23111310638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