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00個就業崗位,上海交大首推科創就業促進行動
新華網上海6月9日電(史依靈 通訊員 高璐)為進一步做好畢業生就業工作,推動學生高質量就業,6月8日,上海交通大學舉行了2022年科創就業促進行動啟動會,這在全國高校中屬於首次。
本次科創就業促進行動啟動會上,包含思必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氫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術銳技術有限公司、上海博動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沈德醫療器械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交大智邦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智能網聯汽車技術中心有限公司、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等近30家上海交大教師科創企業為畢業生提供了近500個工作崗位,涵蓋智能製造、人工智能、電子信息、生物醫藥、醫療器械、新能源、新材料等行業領域,並持續一週為畢業生提供求職機會。
這些科創企業從創始到發展的每個階段,都得到了學校的大力支持,如今反哺學校,開闢就業崗位,拓展畢業生就業渠道,對於推動學校就業工作的整體提升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多年來,上海交通大學在積極融入國家和區域創新體系中堅持勇於探索,長期實踐,努力構建和完善科技成果轉化體系。在技術轉移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技術轉移&&建設和優化支持政策環境等方面大膽創新,形成的首批科技成果轉化專項改革經驗做法已在部分省市和眾多高校進行複製推廣,同時形成了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的良好生態,在環交大周邊區域建設創新創業集聚區,打造科技成果轉化和“硬科技”創新創業高地,為創新創業人才提供“創客”土壤,實現了雙創領域的師資整合、資源聯合,促進一批教師科創企業成長。
在着力解決制約科技創新活力障礙,穩步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改革的同時,上海交大也在致力於嘗試通過教師科創企業加強科技創新,創造新崗位,催生新産業,從而帶動一批大學生就業。
科技部成果轉化與區域創新司司長周雲帆在致辭中&&:“上海交通大學深度參與了科技部、教育部相關工作的討論,為高校成果賦能創業行動的謀劃和實施提供了‘交大智慧’。‘創業•就業’上海交通大學2022年科創就業促進行動作為全國高校成果賦能創業行動的一部分,是交大通過科技創業促進就業的具體行動之一。”
教育部學生服務與素質發展中心副主任唐小平認為,解決就業問題,從根本上要發揮市場作用。本次活動為校企合作搭建了新的&&,校企雙方借此契機,可以充分交流,深度對接,共同推進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就業和企業的高質量發展。
上海交通大學校長林忠欽&&,“學校將堅持‘創新引領創業、創業帶動就業’,深入推進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健全‘以創促就’工作機制。一方面,學校通過與教師科創企業共同開展學生實習、實訓,共建聯培基地等,不斷提升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增強創新活力,營造教師科創企業發展的良好生態;另一方面,教師科創企業通過加強科技創新,創造更多就業崗位,成為具有産業特色、帶動就業效果明顯的‘特色載體’,助力實現大學生更加充分、更高質量的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