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創”案例頻現,松江錨定千億元級藥業
本週舉行的2021上海國際生物醫藥産業周,將生物醫藥話題的熱度急劇拉升。在上海加速邁向世界級生物醫藥産業高地的背景下,作為上海先進製造業主戰場的松江區,也迎來了區域經濟發展的新機遇。迄今,松江區已集聚生物醫藥相關企業3000家,上半年生物醫藥産業快速增長,總産值同比增幅達18%;“十四五”時期,將進一步集聚資源,把生物醫藥産業打造成為一個新的千億元級産業。
創業熱涌動G 60科創走廊
生物醫藥産業是上海重點發展的三大先導産業之一,也是長三角G60科創走廊重點發展的“6+X”産業方向之一。作為G60科創走廊策源地,松江區努力發揮引領作用,力爭早日取得高質量發展新突破。
統計顯示,松江區目前3000家在地生物醫藥企業中,超過60%是近五年註冊成立的,包括總投資200億元的24個重點項目,達産後年産值可達230億元。一個較為完備的生物醫藥産業鏈已初具規模,崛起了一批頗具實力和影響力的企業。總體上看,在生物醫藥産業領域,目前有7家總部型企業、29家企業技術中心、3家外資研發中心、2家市級企業工程中心落戶松江區,另外還有一批國家級和市級“專精特新”企業。
抓住企業加速集聚、産業規模迅速擴大的良好時機,松江區也確立了新的産業方向和布局,結合G60科創走廊規劃和區內産業地圖,在九科綠洲、經開區西區等地打造産業板塊。“十四五”時期,錨定“千億元級”發展目標,松江區將圍繞生物技術藥物、現代醫療裝備等核心領域,着力推動龍頭企業和創新企業的引進培育,加快完善生物醫藥先進製造業生態,並增強産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
“首創”見證創新策源力
創新策源能力是生物醫藥産業的立足之本。松江區也因為領軍企業的突出表現,越來越顯露出鮮明的創新特徵。在不少領域,“首創”已成為松江區生物醫藥産業的閃亮名片。
作為國內知名的生物醫藥“獨角獸”企業,復宏漢霖在此前成功推出我國首個生物類似藥——利妥昔單抗注射液的基礎上,目前又有八款生物類似藥進入到Ⅲ期臨床試驗。永泰生物是我國第一家同時擁有2張細胞藥物臨床批件的企業,其核心産品——用於肝癌治療的免疫細胞産品EAL,目前距商業化只差“臨門一腳”。國內首家“H+科創板”生物醫藥企業昊海生物,目前在眼科黏彈劑、防黏連産品等市場上成為第一大供應商,公司正在松江區建設新園區,投産後産能有望進一步釋放。此外,松江區還有不少中小企業以及新落地項目,在更多創新領域豐富本地産業集群的創新基因。比如,專注於細胞免疫治療的華道生物,目前已在多個“卡脖子”環節取得進展。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中國科學院與上海市政府共建的G60腦智科創基地項目已在松江區實質性運營。依託於這個曾完成世界首例體細胞克隆猴研究的團隊,松江區有機會打造一個輻射長三角乃至全國的産學研&&,推動非人靈長類疾病模型、腦智技術、創新腦疾病診治等極具前瞻性技術的研發和産業化,並形成全球影響力。
“店小二”讓企業心無旁騖
生物醫藥産業是典型的人才和資本密集型行業,對營商環境十分敏感。在生物醫藥産業集群快速成長的同時,松江區不斷完善制度供給,強化“店小二”服務,讓企業感受便利與溫情,集中精力投身創新發展。
國內首個專注於醫學傳承教育的互聯網&&“大專家.com”已上線,並開始助力國家醫改分級診療政策在各地的實施。企業創始人姚娟娟説,在他們還很弱小、遠未到盈利階段之時,松江區以及所在的臨港松江科技城就提供了無微不至的服務,正因如此,姚娟娟和同事們才能心無旁騖地打磨技術和産品。
實際上,為支持生物醫藥産業高質量發展,松江區在過去幾年密集&&了各種政策,從加強G60科創走廊産業合作、提升總部經濟能級等方面,不斷強化制度供給,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今年3月,着眼於生物醫藥産業高質量集聚,松江區又&&了新的《若干政策》,對企業提供全方位支持。這些實打實的舉動,讓企業有了滿滿的收穫感。(記者 張懿 通訊員 周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