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消息:近年來,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香加鄉引領“紅色力量”轉化為生態環境保護的“綠色屏障”,增強“生態綠”成色,讓黨旗在生態建設一線高高飄揚,使鄉村環境既有“面子”又有“裏子”,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擦亮底色。
抓牢“黨建+組織”主心骨,健全黨建引領生態環境保護“機制網”。全鄉上下堅定生態保護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在“黨建+”的工作模式下,構建起“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村社幹部一線抓,黨員群眾齊心抓”的工作體系。鄉紀委牽頭組成督查組,充分發揮紀委監督效能,通過實地督導、跟蹤提醒等方式,不定期對轄區環境衞生情況進行督查,對存在的問題建立&賬、實行分類指導,全程追蹤問效,督促整改落實,提高整治實效,助力鄉村“顏值”再提升。
投身“黨建+巡護”主戰場,抓好黨建引領生態環境保護“制高點”。健全林(草)長制組織體系,全面建立林長制組織體系,全鄉19個村確定19名林(草)長,網格員57人,劃定鄉村兩級林(草)長責任範圍,壓實各級林(草)長責任,劃清責任邊界,明確責任內容,實現森林草原資源管護網格化全覆蓋。按照“分級負責、協同聯動、層層壓實”原則,“黨員+林(草)長+護林員/草管員”帶頭巡山護林,解決影響制約森林草原保護髮展的問題,形成“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樹有人護、責有人擔”的林(草)長網格化管理格局。按照鄉級林(草)長每月開展巡林巡草不少於一次、村級林(草)長每半月開展巡林巡草不少於一次、草管員和護林員每週巡林巡草開展不少於一次的工作要求,紮實開展巡護巡查工作,切實織密森林草原防火“安全網”,用黨員幹部的“不打烊”,守護轄區群眾平安無火。
打造“黨建+整治”主陣地,建實黨建引領生態環境保護“防護盾”。以建設美麗宜居鄉村為目標,從講政治、謀發展的高度,將環境整治擺在突出位置,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結合愛國衞生運動、學雷鋒活動、文明實踐活動等定期組織開展人居環境專項整治活動,嚴格落實“片區制”工作制度和每月17日環境衞生整治日活動,黨員幹部積極投入到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帶頭上陣,下沉到戶,主動亮身份、領責任,全力打造“村容整潔、環境優美、宜居宜業”的鄉村環境。2023年以來,累計開展80余次環境衞生整治活動,出動人員600餘人次、車輛30余輛次,清理垃圾8噸,栽植苗木5056棵,採伐更新6570棵。
湊響“黨建+宣傳”主旋律,建強黨建引領生態環境保護“主力軍”。充分激活群眾維護環境、自覺整治的主體意識,廣泛開展文明宣講活動,充分利用鄉村大喇叭、村社微信群等方式大力宣傳開展人居環境整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按照先易後難的思路,緊盯轄區道路沿線、房前屋後、田間地頭等區域,開展“敲門行動”,動員群眾主動參與人居環境整治,引導廣大群眾從“袖手旁觀”轉變為“人人參與”,對於群眾反映的環境“頑疾”,認真聽取記錄,逐一跟進解決,做到讓群眾“拋”出的難題“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使廣大群眾成為人居環境整治的主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