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為進一步加強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瑪多縣將選人用人功夫下在平常,以1254工作模式,加強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日常分析研判,常態化開展考察幹部,全面提升選人用人的精準性和科學性。
動態更新1個基礎庫,精準描繪幹部“自畫像”。安排1名業務骨幹,按照每次幹部人事調整變動情況和幹部家庭成員變化情況等,及時完成公務員信息系統的更新、維護工作,保證數據時時新;充分發揮公務員信息庫數據查詢、信息篩選、結構統計等功能,動態掌握全縣公務員總數、年齡結構、民族分佈、學歷佔比等情況;在每次幹部調整動議前,形成公務員隊伍分析研判資料,為空缺領導崗位配備,人員調整提供參考;同時,按照年度報表數據,合理分析幹部隊伍建設結構,並結合編制空缺情況,在下一年公務員招錄中為合理化改善隊伍結構起到一定的作用。
重點研判2個年齡段,激發幹部隊伍“內生力”。按照中央和省委州委關於大力發現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幹部的部署要求,聚焦2個年齡段(30歲以下副科,35歲以下正科),儲備和培養年輕幹部;制定《瑪多縣優化幹部隊伍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明確鄉鎮、縣直機關工作部門領導班子中,年輕幹部配備比例,爭取三年時間領導班子年齡結構得到很大改善;動態更新現有年輕幹部庫,在幹部調整提任、職級晉陞時,結合年輕幹部專業背景、經歷閱歷等條件,優先考慮優秀年輕幹部,讓優秀年輕幹部有位有為;嚴格落實選調生到村任職制度,讓年輕幹部在基層磨意志、練本領、促成長;注重發現識別在關鍵崗位、基層一線真抓實幹,在複雜問題、重大考驗面前敢於鬥爭的優秀幹部,對看準的大膽使用,今年以來,提拔使用優秀幹部20名。
科學把握5大專業類,提升幹部崗位“匹配度”。聚焦縣民生部門專業幹部儲備不足,幹部專業特長髮揮不充分等問題,以幹部學習經歷、工作經歷為基礎,區分不同性質和情形,對幹部專業能力劃分為5大類:建設規劃類、生態環保類、經濟金融類、科教文衛類;結合幹部平時考核、年度考核、日常調研、幹部考察、重點工作完成情況等方面,對幹部人崗相適情況進行分析印證,精準篩選對口乾部,今年以來,結合“人口小縣”機構整合試點工作,按照專業、能力、崗位相適應的原則,配備民生部門專業幹部10名。同時,針對重要專業領導崗位無合適人選的情況,及時梳理崗位空缺清單,上報上級組織部門和省級聯點單位,以挂職、下派等形式爭取協調聯動解決。
有力把控4個關鍵點,提高幹部考察“精準度”。在“1庫2段5類”的基礎上,有力把控4個關鍵點,全面考准考實幹部。把政治,將《青海省幹部政治素質考察辦法(試行)》貫穿始終,把功夫下在日常,考在經常,合理運用有效手段,多角度,立體式,全方位考察幹部。強隊伍,制定《瑪多縣幹部考察員隊伍選拔管理辦法》,建立幹部考察員庫,將政治素質好,業務能力強的優秀幹部納入幹部考察員隊伍,破解幹部考察員“臨用現選”“素質不一”的問題;重技巧,針對考察談話時,部分談話人不會談、不願談、不敢談的現象,注重講究方式方法,以“嘮家常”的方式,積極營造融洽、輕鬆的談話環境,對於有用的談話內容和信息耐心引導,問細嘮深,全面了解前因後果,同時,認真傾聽談話人語氣、語調、語音,分析表達是否真實,及時提醒談話人舉出實際例子,進一步説明和印證。優推薦,拓寬民主推薦渠道,通過個人自薦,領導推薦,單位舉薦掌握一批,通過平時考核、年底考核和幹部考察了解一批;在考察推薦期間,堅持做到考察推薦、會議推薦與平時掌握情況相互印證,相互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