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銀川6月5日電 題:賀蘭山除“舊疤”生“新肌” 礦坑裏“長”出綠色桃源
新華社記者任瑋、甦醒
“聽説這裡原來是一個廢棄礦坑,沒想到現在能變成這麼漂亮的公園,旁邊還有葡萄園和酒莊,很多人都是在網上看到點評推薦,慕名而來。”端午節假期,第一次進入賀蘭山運動休閒公園的銀川市民吳興哲,在這裡看到了一番出乎意料的景象。
走進賀蘭山運動休閒公園,樹影婆娑、花海翻騰、湖光粼粼、曲徑通幽……當登山賞景、休閒度假的人們看到這樣的畫面,很難想象這裡曾是裸露斑駁、飛沙走石、溝壑縱橫的賀蘭山採礦塌陷區。
賀蘭山是西北地區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因礦産資源豐富,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的大規模無序開採使賀蘭山生態系統遭到破壞,大大小小的砂石廠和採礦場有如一道道傷疤橫亙山間,滿目瘡痍。
自2016年起,銀川市全面開展賀蘭山生態環境整治修復,已實施完成賀蘭山自然保護區40處點位的整治修復,推進保護區外圍11處礦區環境治理。目前,已有近1.4萬畝的礦坑環境得到有效治理,逐步恢復生機,不但原有自然風貌得到修復,一些廢棄礦坑甚至逆襲“重生”,變了模樣。
賀蘭山運動休閒公園,就是賀蘭山生態環境綜合整治修復的生動案例。“2014年,這裡被列為賀蘭山生態修復項目之一,我們與政府攜手共同修建了這座公園。”寧夏志輝源石酒莊總經理袁園説。
依照礦坑原本的地形地貌,賀蘭山運動休閒公園設計了湖泊瀑布、亭&樓閣、健身跑道等,變成集文化運動休閒區、體育運動場館區、休閒娛樂度假區、農業觀光體驗區等為一體的城市郊野棲息地,吸引了大量市民、游客和戶外運動者前來觀光賞景、打卡留念。
昔日的荒灘戈壁、廢棄礦坑,正在逐漸顯現勃勃生機。位於銀川市西夏區鎮北堡鎮雲山路的1400畝雲山礦坑,於2017年閉坑並隨之啟動生態修復。結合西夏區實施鄉村振興和發展全域旅游的規劃,一期400畝治理區已被打造成春天可觀花賞景、秋天可休閒採摘的“桃李芬芳”生態園,通過種植桃樹、李樹、杏樹、棗樹等經濟作物,將生態修復與産業發展、農民增收有機結合。
如今,在雲山礦坑生態修復二期項目區,直上直下、最深處可達四五十米的深坑經過邊坡治理後,陸續栽種了油松、雲杉、白蠟、刺槐等樹木。銀川市西夏區自然資源局綠化養護中心主任馬軍説,治理完成後,這裡將種葡萄、建酒莊、開發民宿旅游和露營基地等,打造“升級版”的賀蘭山運動休閒公園。
近年來,銀川市加強生態保護治理的頂層設計和科學規劃,對賀蘭山特別是礦區生態修復進行專項研究,因地制宜形成了生態恢復重建、建設用地再利用、農用地再造、特色産業打造四種修復模式。
“以特色産業打造模式為例,主要將修復治理後的礦區用於葡萄種植,發展賀蘭山東麓百萬畝葡萄文化長廊。”銀川市自然資源局生態修復科科長李建鵬説,銀川市按照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因地制宜的原則實施生態修復,助推一二三産融合發展,蹚出了生態修復和生態産品價值實現的新路子。(完)
責任編輯:紀桂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