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裏的豐收新圖景——鹽池縣産業振興推動鄉村振興見聞
2023-02-10 16:28:59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網銀川2月10日電 氣溫漸暖,大地回春。走進鹽池縣王樂井鄉鄭家堡村十里瓜廊的採摘園,一座座溫室大棚依次排列,掀開保溫卷簾,棚內暖意融融,西紅柿、辣椒等蔬菜長勢喜人,任先寶正帶着農戶們採摘、分揀、稱重、裝箱,準備把蔬菜發往各地市場,忙得不亦樂乎。

  然而幾年前,鄭家堡村還是另外一番景象。當時該村村民一直按老方法種糧食作物,辛辛苦苦幹一年,也只能勉強填飽肚子。2019年,80後返鄉創業青年任先寶從城市回到農村老家,建造了8座日光溫室,帶領村民發展設施溫棚産業。4年來,隨着種植技術的不斷升級,該村的日光溫室也由最初的8座擴建到25座,種植戶的收入也水漲船高。

  “設施溫棚裏的瓜果蔬菜不僅産量高,而且可以打時間差賣出好價錢。去年我們又在棚邊建了採摘園、農家樂,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採摘游玩。” 任先寶説,今年還將通過拍攝短視頻、直播等方式,讓家鄉的風景、美食、民俗為更多人所知。

  鹽池縣花馬池鎮四墩子曹泥洼村作為遠近聞名的“菜籃子村”,已形成果蔬種植、銷售一體化的發展格局,産品銷往陜西、甘肅等地。該村村民依託蔬菜大棚,戶戶“種”出了好日子。種植大棚果蔬,讓過去靠打零工維持生計的種植戶曹銀一年四季都閒不下來。

  “我以前幹過泥瓦工、粉刷工,一到冬天工地停工,就閒下來了。現在種了溫棚,讓我季季有收入、年年有提升。”曹銀開心地説。

  近年來,鹽池縣不斷調整優化種植結構,通過示範引導、規模化種植、精細化管理等方式,大力發展溫棚經濟,種植反季節果蔬,巧打時間差。2022年,鹽池縣借助寧夏設施農業標準化示範園區建設項目,在該縣花馬池鎮北塘新村農業産業園進行蔬菜新品種展示,示範使用溫室智能控制設備、蚯蚓套種套養、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病蟲害大處方、生物菌劑等設施農業生産新技術,為該縣設施農業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鹽池縣現有設施農業3600畝,其中日光溫室854座、面積2300畝,拱棚1746座、面積1300畝,主要生産番茄、辣椒、黃瓜、油菜、芹菜、韭菜、西甜瓜等果蔬。”鹽池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馮彥東説,現已形成青山鄉芝麻香瓜、王樂井鄉西甜瓜、高沙窩水果西紅柿和曹泥洼休閒採摘等多個以設施農業為基礎的區域小品牌,産值超5500萬元。

  鄉村振興,産業先行。如今,在鹽池縣,棚栽産業不僅保障了革命老區人民的“菜籃子”“果盤子”,還鼓起了農民的“錢袋子”,助力鹽池縣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完)

責任編輯:張潔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