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池縣簡介
2023-10-27 16:48:57 來源: 新華網

  鹽池縣地處寧夏回族自治區東部,屬典型的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7.8℃,冬夏兩季平均溫差28℃左右;行政區域總面積8522.2平方公里,轄4鎮4鄉1個街道辦,總人口17.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4.3萬人。鹽池縣是“中國灘羊之鄉”“中國甘草之鄉”“國家衞生縣城”“國家園林縣城”,灘羊、甘草品牌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産品暢銷全國26個大中城市高端市場,品牌價值高達68億元。

  資源富集:全縣有可利用草原714萬畝、耕地133萬畝,是寧夏旱作節水農業和灘羊、甘草、小雜糧的主産區。地下有石油、煤炭、天然氣“三大資源”和白雲岩、石灰石、石膏“三小資源”,地上有土地、光熱、風能“三大資源” ,已探明煤炭儲量81億噸、石油4500萬噸、天然氣8000億方、石膏4.5億方、白雲岩3.2億方、風能資源總儲量約300萬千瓦、年太陽總輻射5740兆焦/平方米,發展新型工業前景廣闊。

  歷史悠久:漢初設縣,名煦衍。明朝置花馬池營,築花馬池城。1913年置鹽池縣,隸朔方道。境內有隋、明長城4道250余公里,保存較為完整的隋長城在全國已不多見,堪稱“中國長城博物館”。交通便捷:鹽池位於陜甘寧蒙四省區七縣(市、區、旗)交界地帶,自古就是西北商賈雲集之地;2條鐵路、3條高速、5條國省幹道縱貫縣域,交通便捷。

  人文鹽池:鹽池是多種文化交匯融合之地,既有秦漢時期的長城墩堠,又有近代革命的歷史遺跡,既有中原的農耕文化,又有塞外的游牧文化。

  紅色鹽池:鹽池是革命老區。1936年6月21日西征紅軍解放了鹽池縣城,建立了寧夏第一個縣級紅色政權,鹽池成為陜甘寧邊區的經濟中心、西北門戶、前哨陣地和我黨的幹部培訓基地、後勤保障基地,也是寧夏唯一經歷過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三個歷史時期的革命老區。

  生態鹽池:生態建設是鹽池立縣之本。1978年鹽池縣被國家列為“三北”防護林體系重點縣,2002年率先在寧夏全區實行封山禁牧,目前全縣林木覆蓋度達到31%,植被覆蓋度達到70%,先後被評為全國防沙治沙先進縣、全國綠化先進縣、國家園林縣城。2012年2月,成功創建國家園林縣城。縣城建成區面積12.5平方公里,綠化覆蓋率、綠地率、人均公共綠地面積分別達41%、37.9%和12.9平方米。

  近年來,面對複雜嚴峻的經濟形勢,鹽池縣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生態優先、工業強縣、脫貧攻堅和城鎮化引領“五大戰略”,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取得了長足進步。2018年,全縣完成地區生産總值100億元,增長10%;完成固定資産投資136億元,下降5%;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9億元,增長9%;縣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28億元,增長15.2%;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26898元和10599元,增長9%和11%。

責任編輯:張潔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