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銀川2月18日電(記者 謝建雯)走進寧夏銀川市賀蘭縣習崗鎮新平村,2000余棟設施溫棚整齊排列在道路兩側,不時能看見滿載瓜菜的貨車,這裡是寧夏第一個國家級現代農業設施園區。

寧夏俊松櫻桃種植合作社的“櫻桃”專家董洪才觀察櫻桃長勢。(受訪者供圖)
産業要振興,人才是關鍵。近年來,新平村瞄準設施櫻桃、草莓、葡萄等高價值農産品在品種培育和種植技術等方面的産業“短板”,採取“需求清單+項目清單”服務模式,實施“本土人才培育工程”,通過上門教學、短期培訓、技術交流研討等“短、平、快”的方式,“訂單式”培育了一批“土專家”“田秀才”,解決櫻桃、草莓、羊肚菌等種植産業中的一系列技術問題,不斷壯大農村專業實用人才隊伍。

遼寧農科院櫻桃研究所研究員張琪靜(右六)為種植戶現場傳授櫻桃種植技術。(受訪者供圖)
與此同時,新平村突出“培強與推優”,用好用活“導師幫帶”項目,創辦農民夜校技能培訓平台,搭建“洋專家-土專家-種植戶”三級幫帶模式。此外,新平村黨支部還積極將專家人才納入各農民專業合作社,並充分發揮農民專業合作社集聚和培養人才的陣地作用,吸納更多在鄉人員、返鄉人員、剩餘勞動力等到合作社實踐鍛煉,學習種植養殖技術或經營管理經驗,提高農戶增收能力,真正實現引進人才、留住人才與培養人才融會貫通,為鄉村振興培養“領頭雁”。(完)
責任編輯:張潔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