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在固原市三營鎮,國網寧夏電力超高壓公司、寧夏超高壓電力工程有限公司固原運維站站長馬聰慧和同事開上越野皮卡車,前往±1100千伏吉泉線開展巡視工作。
超特高壓電力巡線,在寧夏是一項需要翻山越嶺、穿越沙漠的工作。馬聰慧在線路運維崗位上已經工作10多年了。10年前,在酷暑、極寒天氣外出巡線,馬聰慧和同事們用雙腳丈量土地,用眼睛守護電網。10年間,巡線工具和手段不斷發展創新。一雙智慧之眼,可以在蔚藍高空看清綿長線路中的每一個細節。馬聰慧也切身體會到了科技為電網帶着這日新月異的變化。

人工巡檢最大的敵人就是惡劣的環境。超特高壓輸電線路往往建設在偏僻山區,平均高度也在80-120米。除了人工巡檢效率低,速度慢,一些細小器件的隱患缺陷也容易被忽視。
2016年,超高壓公司經過三年的考量與實踐,成立了專業化無人機團隊,開啟“人巡為主、機巡為輔”的運維模式。陳煒、海發林等四人首次在750千伏州川線線路126、127號桿塔帶電情況下進行無人機巡視工作,並成功拍攝圖片,寧夏的線路巡視從地面飛向藍天。

自從開始用上了無人機巡線後,過去10個人耗費4個小時的巡線任務,現在只需要4個人不到2個小時就能完成,相比於過去邁着腳、拔山涉水的巡線,無人機讓巡線員工着實感受到了高科技的好處。“隨着我們對無人機的認知和操作熟練的提高,所用無人機拍攝的照片有相當高的分辨率和辨識度,對缺陷判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尤其是可以發現一些過去常規人工巡檢發現不了的銷釘級或桿塔過高、視覺死角,人眼無法看到一些缺陷。”馬聰慧自豪地介紹。
2021年,超高壓公司大膽創新,與區外科技團隊合作,研發出可一次同時起降5架無人機的無人機指揮車,只需作業人員提前將不同場景應用預先規劃好的巡檢航線上傳至系統,一鍵點擊執行按鈕,多任務下發,無人機指揮車便可出動五架無人機到達預設塔位開展鐵塔精細化巡檢、通道巡視以及絕緣子串紅外測溫等工作,五台無人機飛行數據和作業畫面同時回傳至監控大屏,車載系統可對採集到的數據進行自主分析、智能研判、決策應用。

2022年,超高壓公司完成了從手動單一操作無人機到“無人機+”多業務的深入推進,不斷探索無人機在各電壓等級、多工作場景的深化應用,將無人機與紅外測溫、傾斜攝影測繪、激光點雲採集、X光探傷、放線施工等有效銜接,創新實現了全國首次利用無人機完成±800千伏直流線路複合絕緣子憎水性試驗。每架無人機每天可以飛巡線路及通道20公里,每日採集線路高清數據20G以上,成功將巡檢效率提升不止5倍。
10年間,巡線不再翻山越嶺,處理線路異常可以“隔空取物”,從“始於足下”到“鷹擊長空”,電力事業不斷發展,電網的安全性、穩定性越來越高,無人機、無人機機巢、直升機、自主巡檢調度系統等巡線設備和技術不斷更迭升級,為寧夏全區32座變電站(換流站),47條(總長3233.1公里)輸電線路安全穩定運行提供支撐,也為繼續探索更多智慧化巡檢帶來無限可能。(韓源媛 鄧悅怡)
責任編輯:紀桂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