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到行業,小到個人,一場自上而下的“減碳”行動正在深刻地改變每一個人的生活。
2021年全國兩會上,“碳達峰、碳中和”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中國正式開啟“雙碳”元年。從中央到地方,“雙碳”一詞被反復提及。國家有部署,寧夏有響應。近日,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政府印發《關於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 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提出到2025年、2030年、2060年的階段目標。
立足國家“雙碳”背景下,寧夏如何C位出圈,加快清潔能源高質量發展,實現減碳降耗、綠色發展?
自治區政協委員將答案指向“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現代産業體系”“加快清潔能源高質量發展”等。
構建綠色低碳現代産業體系
減碳,産業結構轉型勢在必行。《實施意見》提出,寧夏將在産業結構調整中全面“減碳”,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現代産業體系,大力推進産業結構優化升級。
産業結構倚重倚能的寧夏,轉型升級不是件易事。李立委員説,“雙碳”目標下,加快推動寧夏傳統工業産業轉型升級,向以煤炭為主要原料、以生産清潔能源和化工産品為主要目標的現代化工業轉型升級,逐步實現煤炭從能源燃料向化工原料的轉變。新建或改造一批現有工業園區為綠電産業園,將“綠色、智能、低電價”的綠電注入産業工業園,實現降本降耗,為現有工業企業産業升級和調整創造條件和時間。
“以新能源、新材料、新食品、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高端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産業為重點,積極培育和引進低碳高效産業。”農工黨寧夏區委會建議,加速鐵合金、電石、水泥等落後低端産能淘汰退出。提升科技支撐能力,設立綠色低碳技術産業投資基金,支持企業承擔國家和自治區綠色低碳重點科研項目,實施可再生能源、氫能、儲能等重大科技成果轉化。支持低碳科技創新團隊建設,積極引進和培養領軍人才和複合型人才。
加快清潔能源高質量發展
山巒間強勁的風、峽谷中澎湃的黃河水、荒漠大地上耀眼的陽光,饋贈給寧夏一份份綠色的能量。全年日照時間3000至3300小時,常年平均風速約每秒8米。2021年,寧夏清潔能源企業個數比2020年增長42%,達到249家;全年實現固定資産投資超過200億元;預計全區規模以上工業清潔能源産業實現工業産值590億元,同比增長40%,清潔能源産業對全區稅收增長貢獻率超40%。
在“雙碳”背景下,清潔能源如何破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構建綠色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推動了寧夏清潔能源産業發展駛入快車道。”彭生選、王林伶委員説。但推動清潔能源高質量發展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加快産業集群建設、延長清潔能源産業鏈、健全體制機制等。
彭生選、王林伶委員建議,以綠能開發、綠氫生産、綠色發展為抓手,整合産業資源,推動清潔能源産業集群發展。整合沿黃地區和中部乾旱帶土地資源,推進紅寺堡、鹽池、中寧、寧東等若干個百萬千瓦級平價光伏基地建設,充分發揮平價光伏的市場競爭力,建設國家高比例清潔能源發電基地。健全清潔能源全産業鏈,推動清潔能源上下游暢通循環,形成製造業發展新優勢。“促進寧夏煤化工産業與氫能産業耦合發展。”民革寧夏區委會建議,將氫能産業列入寧夏鼓勵類産業目錄,鼓勵寧夏有條件地區開展項目示範,先行先試,驗證技術的可行性,探索有價值的商業模式,積累可複製推廣的經驗。(記者 趙磊)a
責任編輯:網群編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