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中寧縣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將自治區確定的“五大工程”細化為29項具體任務,制定《全縣基礎教育質量提升行動量化目標任務推進清單》,細化年度目標任務,以試點、示範縣(校)項目為突破口,以點帶面、全面發力、多點突破,推進基礎教育質量整體提升。
紮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推進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積極組織全縣師生參加“同上一堂思政課”活動;深化“體教融合”,採取“學校+體協”模式,堅持以開展籃球、足球、輪滑等特色項目為主,在全縣推進“一校多品”學校特色體育建設,幫助學生掌握2項以上運動技能;落實美育“教會勤練常展”要求,開齊開足勞動教育課程,建成12所學校勞動實踐園,打造自治區級勞動實踐基地1個、示範校2所;建立完善教師家訪長效機制,通過開展家長開放日等活動,引導家長履行家庭教育職責,立德樹人培養體系進一步完善。持續改善基礎教育辦學條件,新(續)建7所幼兒園,增加學位3510個;紮實推進“溫馨校園”建設,遷(擴)建5所中小學,新增校舍2.29萬平方米,對18所學校進行維修改造,提高了移民重點村學校辦學水平;擴建中寧中學、中寧一中,新增普通教室、功能室101個,學校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
與此同時,中寧縣還堅持以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為第一抓手,壓茬推進,組建中高考備考核心研究團隊和縣校層級精英團隊,建立教研員“五包一”制度,引導教師決戰高效課堂,進一步夯實教育教學基礎。深化“互聯網+教育”融合應用,打造了2種信息化課堂教學新模式,形成了校際互動、縣域聯動的“共享型”教研工作機制。
為強化師德師風建設,中寧縣務實開展教師思想政治全員輪訓和“師德師風專題教育周”活動,切實增強了隊伍遵守師德規範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實施名師、名校長和“青年教師拔尖”培養工程,規範22個“杞鄉名師工作室”管理和運行;建立“14561”校園治理工作模式、責任體系,健全完善6項工作機制,實施“五大行動”,實現校園安全“四個100%”建設,完成124所學校校園治理校校達標驗收評估,部門聯動全力推進校園治理工作新格局基本形成;組建6個教育集團、4個教育發展共同體、9個教育教學互助聯盟,實現了集團內優勢互補、資源共享、質量共進。
責任編輯:姜雪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