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鎮“羊草熱”

  • 2023-06-14 16:08
  • 來源: 新華網

  初夏時節,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開魯縣小街基鎮碧草如海,飽滿的草穗隨風搖曳。然而在幾年前,小街基鎮曾是沙沼荒地、土壤泛白的景象。近年來隨着與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合作種植羊草,小街基鎮煥發綠顏、産業興旺、農民增收,成了遠近聞名的“羊草小鎮”。

  “羊草是歐亞草原東部廣泛分佈的關鍵草種,具有抗寒、抗旱、耐鹽鹼等特點,是生態效益與飼用價值兼顧的可持續利用的鄉土牧草。”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劉公社介紹,由於草原面積縮減,羊草自身抽穗率低、結實率低和發芽率低,羊草面積在當地逐年減少。

  劉公社率領團隊自20世紀90年代起投身羊草研究,經過多年品種培育試驗,育成品種發芽率大幅提高。2014年“中科1號”羊草品種被國家草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2019年,小街基鎮與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合作開展“羊草新品種選育及中科羊草推廣應用項目”,通過“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形式,以點帶面推廣種植中科羊草。

  圖為內蒙古自治區開魯縣小街基鎮的羊草試驗種植地。新華社記者賀書琛 攝

  “那時候這裡風沙大,鹽鹼化嚴重的地裏寸草不生。”小街基鎮鎮長苑慶飛説,經過3年羊草種植,減少了95%以上土壤風蝕,外來入侵毒害草長刺蒺藜草的數量也大幅減少。種植羊草地面與無草皮地面相比,地面徑流量減少40%以上,沖刷量減少70%以上。

  三十方地村在1440畝荒沼地種植中科羊草,如今已進入豐産期,一年收一茬草籽、兩茬乾草,畝均效益1500元以上。“播種後的羊草可以生長約30年,每年僅需投入田間管理的成本。”村支書高艷軍説,乾草加工的飼料蛋白含量高,適口性好。隨着羊草種植面積不斷擴大,村裏牛羊存欄量從2019年3000多頭到如今翻了一倍,村集體經濟收入有望達到20萬元。

  圖為內蒙古自治區開魯縣小街基鎮的羊草種植地。新華社記者賀書琛 攝

  “現在小街基鎮羊草種植面積4.2萬畝,到2025年計劃建設15萬畝高標準中科羊草種子繁育基地。”苑慶飛説,隨着羊草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已有來自11個省區市的30余家企業來到“羊草小鎮”發展羊草産業,通過訂單種植、合作收購等方式確保農民收入。此外,小街基鎮積極引進飼草料加工、倉儲物流、成品製作等下游企業,實現産業鏈延伸升級。

  如今,小街基鎮以“羊草-畜牧-加工-食品以及生態旅游”打造農牧業良性循環發展模式,小鎮“羊草熱”正為當地帶來新的發展機遇。(記者 賀書琛)

分享:

責任編輯:石毅 李國棟

01007023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693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