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1日電 題:人工智能全球治理當儘早啟動——“人工智能追問”系列報道之一
新華社記者 楊駿
從北歐銀行“機器換人”裁員5000人,到阿爾法圍棋橫掃中韓頂級棋手之後又被新版本“碾壓”,人工智能給人類心理帶來的震蕩一波接着一波。
作為“最強有力的創新加速器”,人工智能技術必將得到更大發展,也將會為人類帶來巨大利益。另一方面,業界普遍認為,人工智能發展升級的速度快於以往任何一次技術革新,正全方位、加速改變着人類生活。如果對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的應對不夠及時,也可能對人類社會産生一系列隱患乃至衝擊。
60年前,人們還把電視看作高不可攀的高技術産品;30年前,互聯網的普及還被認為是異想天開。新技術發展和改變人類生活方式的速度總是超出人們的估計,人工智能技術的飛躍,在這方面將會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鼓勵人工智能技術不斷進步的同時,對其可能産生的挑戰儘早進行應對的聲音,也在逐漸增多。
科學家霍金曾警告人工智能有可能“毀滅人類”,如果説他的言論尚是有爭議的“遠慮”,那麼人工智能與人類搶飯碗則是切實的“近憂”,北歐銀行大幅裁員只是眾多例證之一。
還有其他一些關於人工智能可能引發的隱患的討論,也並非完全杞人憂天。比如,智能武器不計後果的開發,會否最終引發失控危險?人工智能的更加便捷和人性化發展,會否讓人類對人工智能的依賴“成癮”,從而讓正常的人際關係更加疏離乃至衝擊正常的人類倫理秩序?
及時跟蹤人工智能技術發展潮流,對可能形成的負面衝擊提前進行探討和應對,為智能社會劃出法律和倫理道德的邊界,有利於人工智能技術的長遠健康發展。相比於生物技術、核技術,目前人工智能領域受到的監管和規範很少,幾乎處於空白。
一些國際組織和研究機構已開始就人工智能可能形成的負面效應進行研究並謀劃應對措施。聯合國即將在荷蘭海牙啟動一個監視人工智能發展狀況的機構,防範包括大規模失業、有組織犯罪等風險;美國有大學推出了人工智能倫理研究計劃。
中國政府在今年7月頒佈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中也提出,“建立人工智能法律法規、倫理規範和政策體系,形成人工智能安全評估和管控能力”。作為負責任大國和在人工智能技術領域發展較快的國家,中國願意也能夠為人工智能領域的良好治理作出應有貢獻。
人工智能的發展必須以人類社會的穩定與福祉為前提,這是一項國際共識,也是人工智能發展全球治理呼聲增多的重大背景。各國政府、研究機構等在人工智能治理領域開始進行合作,已勢在必行。
需要指出的是,人工智能當前的發展和討論,只是剛剛揭開了“智能時代”全球治理大幕的一角。對於這一引領未來的戰略性技術和基礎能力,人類社會有必要把眼光放得更長遠,因為未雨綢繆才能創造美好未來。
-
外媒稱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挑大梁:高科技非西方專屬游戲
報道稱,面對研究資金的減少,美國人漸漸開始擔心,中國可能在這個具有重大軍事和民事價值的技術領域超越美國。報道稱,不管怎樣,中國正投入大量資金和政治資本,用於支持其爭取主宰人工智能領域的不懈努力。2017-10-30 08:08:47
-
綜述:人工智能 自動駕駛 新能源——東京車展三大關鍵詞
第45屆東京車展27日正式開幕,世界主要汽車生産廠商用最新産品和技術描繪下一代汽車發展藍圖。從展會上不難看出,人工智能、自動駕駛和新能源是産業界共同認定的未來汽車發展方向。2017-10-27 19:42:37
-
人工智能遠沒有想像的聰明
邁克爾·喬丹説,誠然,人工智能基於算法和搜索技術的應用,已能完成很多工作,但人工智能遠沒有人類想像的聰明。可以説,創造力和智能對於人2017-10-27 08:54:54

-
的哥撿錢包歸還,應不應該要誤工費?
2017-11-01 08:32:12
-
【攝影有獎徵集】快來分享你眼裏的最美秋色
2017-10-30 14:45:48
-
對技術“癡迷”的日本製造業,卻未得到資本的支持
2017-11-01 08:38:39
-
從保溫杯到油膩猥瑣,誰在給中年男人貼標籤
2017-11-01 08:38:19
-
美聯儲新掌門,特朗普的一道選擇題
2017-11-01 08:3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