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新聞分析:美軍艦撞船事故為何頻發
2017-08-22 16:24:47 來源: 新華社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北京8月22日電 新聞分析:美軍艦撞船事故為何頻發

  新華社記者劉莉莉 柳絲

  美國海軍“約翰·S·麥凱恩”號導彈驅逐艦21日在新加坡東部海域與一艘商船相撞,驅逐艦受損嚴重,艦上10名船員失蹤,5人受傷。

  隨後,美國海軍作戰部長約翰·理查森下令對此次事故進行大規模調查,同時命令海軍所有艦隊暫停行動。

  “麥凱恩”號並非唯一在亞太海域“肇事”的美軍太平洋艦隊艦艇。分析人士認為,美國軍艦最近頻出事故,與美海軍活動力度超越現有部署兵力的承受能力,以及其艦船不當行為不無關係。

  美艦在亞太海域頻出事

  今年以來,美國艦船接二連三發生撞船或觸礁事故,而且發生事故的地點都在亞太海域。

  6月17日,美國海軍“菲茨傑拉德”號驅逐艦與一艘菲律賓籍貨船在日本橫須賀港西南方向100公里處水域相撞。事故造成7名美軍人員喪生,包括艦長在內3人受傷。美國國防部近日認定事故是美艦過失造成。

  今年5月,“張伯倫湖”號巡洋艦在朝鮮半島外海與一艘漁船相撞。今年1月,“安蒂塔姆”號巡洋艦在日本橫須賀附近海域觸礁,至今沒有恢復執勤。

  美國艦船事故頻出,軍方對此十分惱火,命令徹查並暫停海軍所有艦隊行動一天。國防科技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外軍研究中心副主任方曉志認為,理論上來説,此次“暫停命令”涉及包括中小型艦船在內的277艘艦船,美國設在海外的242個海軍基地都有可能受到影響。這些海軍基地分布在140個國家和地區。

  不過,少數正在執行重要任務的艦船可能會被允許繼續行動,其中包括目前正在參加美韓聯合軍演的軍艦。方曉志認為,“暫停命令”針對的還是某些重點區域,如涉事的美國第七艦隊的第15驅逐艦中隊肯定要暫停活動進行整頓,美國部署在西太平洋地區的海軍軍事基地可能也會受到較大影響。

  先進驅逐艦對商船視而不見?

  事故發生後,曾有美國軍事分析師發出疑問:“麥凱恩”號配備有先進雷達和通信係統,為何會對行駛緩慢的3萬噸商船視而不見?

  在現代海軍艦艇中,驅逐艦是用途最廣泛、數量最龐大的艦種之一,具有火力大、機動性強等優勢,可廣泛用于攻擊潛艇和水面艦船、艦隊防空、護航、偵察巡邏警戒、布雷、襲擊岸上目標等多項任務。

  此次出事的“麥凱恩”號驅逐艦和之前撞船的“菲茨傑拉德”號驅逐艦都具有很強的作戰能力,被視為美軍航空母艦的“貼身警衛”。

  目前,美國海軍現役驅逐艦有60多艘,均為“阿利·伯克”級。“阿利·伯克”級驅逐艦是世界上最先配備四面相控陣雷達的驅逐艦,其艦載武器、電子裝備高度智能化,具有對陸海空和反潛的全面作戰能力,綜合戰鬥力在世界現役驅逐艦中名列前茅。

  “操勞過度”釀災禍

  如此先進的驅逐艦,卻屢次發生撞船事故,究竟是何原因?

  就在撞船事故發生前,社交網站臉書的“麥凱恩”號官方頁面曾上傳多張官兵在甲板垂釣、打撲克及玩遊戲的照片。

  在美國軍方公布最終調查結果之前,是否因艦上官兵玩忽職守而導致事故,還難下定論。不過,分析人士認為,美軍在亞太海域事故頻發,恐怕和美軍在亞太海域“操勞過度”不無幹係。

  單説今年以來,美軍亞太地區軍事動作頻頻:不僅有“卡爾·文森”號、“羅納德·裏根”號、“尼米茲”號三艘航母集結西太平洋,而且從東北亞到東南亞,再到南亞地區軍演不斷。

  方曉志認為,美軍艦船的活動力度已遠遠超出了其現有部署兵力的承受能力,單艘艦船既要執行島礁抵近偵察,又要實施多邊聯合軍演,還要進行跨區域調防,官兵的體力和精力都有很大消耗,因此很容易出現疲憊性事故,而商船對處理突發性事件往往經驗不足,避讓不及就很容易出現撞船事故。

  發生事故的馬六甲海峽號稱“海上十字路口”,地緣位置重要,商貿航線極為繁忙。“美軍在西太平洋耀武揚威慣了,很多行為都帶有極大的挑釁性和危險性,置國際慣例和規則于不顧,不僅威脅地區安全,而且自身還頻發事故。”方曉志説。

+1
【糾錯】 責任編輯: 劉陽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科威特風光
    科威特風光
    倫敦“大本鐘”將靜音接受維修
    倫敦“大本鐘”將靜音接受維修
    “黃龍飛瀉”
    “黃龍飛瀉”
    “發現”號在西太平洋採集到海蛇尾
    “發現”號在西太平洋採集到海蛇尾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8691121524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