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黨報談女德班事件:不能打傳統文化幌子招搖撞騙
2017-12-05 07:35:39 來源: 人民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原標題:別用“女德”讓傳統蒙塵

  把糟粕標榜為“文化”,其實是真正的“反文化”。決不能讓一些人打著傳統文化的幌子招搖撞騙

  “點外賣不刷碗就是不守婦道”“女人就應該在最底層”……近日,遼寧撫順一個所謂“女德班”的種種言論,引來質疑。目前,當地教育部門已作出回應,認為該校教學內容中存在著有悖社會道德風尚的問題,勒令其立即停辦。三從四德、男尊女卑的觀念,打著“傳統”的旗號堂而皇之回到課堂,著實讓人震驚。

  類似現象,絕非只有這一家女德班。前段時間,江西一家名為“豫章書院”的民辦教育機構,也曾以戒尺、“龍鞭”、關“小黑屋”等方式體罰學生。在這家書院中,山長和教官、國學教育和軍事管理、倣古建築和鐵絲柵欄、中國的禮樂之教和日本的森田療法,形成了一個怪異的組合。而他們卻自稱,自己進行的是“古法教育”。

  可以説,從“女德班”的奇談怪論,到豫章書院的暴力體罰,這絕非他們所言的“傳統文化”。但值得深思的是,他們為何能招收到大量學生?或許,浪子回頭的“成功故事”,磕頭認錯的“馴服姿態”,向父母懺悔的“催淚儀式”……戳中了很多人的軟肋。面對青春叛逆的孩子,家庭教育無力之時,一些人打出“傳統”的旗號,讓很多家長失去了辨別力。

  民辦教育機構也好、公益性群眾組織也好,本來都應該是公立學校和家庭教育的有益補充。而此類機構挂羊頭賣狗肉,以非學歷國學培訓代替正式的義務教育,以反現代的訓誡代替傳播文化精神的教養,瞄準了一些家長在教育觀念上的誤區,打著傳統文化的幌子牟利。這不僅禍害了孩子,也讓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蒙塵。

  應該説,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對于現代教育事業大有裨益。比如書院制度,本是中國古代教育的珍貴遺産,書院構建了老師言傳身教、打破學科限制的學習生活共同體,希望通過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方式去教授知識、啟迪心靈,被視為“現代大學教育改革的有益參考”。而傳統道德中,明榮辱、知感恩、重踐行,簡單素樸的生活態度、重視親情的家庭人倫,也都是應該弘揚的寶貴遺産,早已沉淀在中華民族的心靈基因之中。可見,要以傳統文化助益現代教育,前提是要取其精華,而且也需要有一個“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問題。

  把糟粕標榜為“文化”,其實是真正的“反文化”。要繼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就決不能讓一些人打著傳統文化的幌子招搖撞騙。相關部門雖已介入調查,但為何女德班能明目張膽地進入教育行業,並形成開班教學、外出演講、售書賣盤的産業鏈?政府機關在制定準入標準、加強監督監管等方面還大有可為。傳統文化具有永恒的魅力,而“學有所教”是每個人的心願,唯有立足當下,在教育領域激活傳統文化的優質資源,才能更好地讓傳統文化的水脈,滋養現代人的心田。(石羚)

+1
【糾錯】 責任編輯: 聶晨靜
相關新聞
  • 撫順雷人女德班被叫停 校長自稱出身“黑道商人”
    針對網友反映的撫順市傳統文化教育學校開設“女德班”一事,我市第一時間成立多部門聯合調查組。開設女德班的撫順傳統文化教育學校還在鄭州、溫州、三亞等地設有分校,同時,該校校長和老師也應邀在全國各地開展傳統文化公益講座。
    2017-12-04 07:21:13
  • “女德大師”的朋友圈
    “女德班”們的擁躉,未必都掙扎在社會邊緣,但他們在精神上未曾獨立過。當痛苦和迷茫襲來時,他們毫無辦法。裹著“傳統文化”外衣的歪理邪説是以速效藥的面目出現的。
    2017-12-03 08:51:01
  • 把糟粕當精華,如此“女德”不道德
    社會分工確有不同,家庭角色也有不同,但道德不分男女,對婚姻忠誠、對家庭忠誠、對家庭的責任不分男女。
    2017-12-01 09:42:09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西成高鐵首發乘務組亮相
西成高鐵首發乘務組亮相
印尼:密切監視巴厘島火山動態
印尼:密切監視巴厘島火山動態
浙江烏鎮夜色美如畫
浙江烏鎮夜色美如畫
湖南桂陽楓林紅了 染紅空間美不勝收
湖南桂陽楓林紅了 染紅空間美不勝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651122057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