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 > 正文
最新播報:

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深改元年工作述評

2015年01月27日 22:03:11 來源: 新華網

    北京門頭溝區王平鎮呂家坡村呂家坡村的老人們在“托老所”內下棋(2014年3月1日攝)。北京市門頭溝區針對老年人口比例較大的問題,大力發展農村養老事業,先後建成20余個鎮街、村居老年服務管理中心,並實行統一建設標準、統一標牌、統一功能設置、統一管理制度的管理,政府辦養老機構床位達到2000余張,托老所達到300余家,實現了鄉村的無盲點、全覆蓋。 新華社記者 李欣 攝

    增進福祉、共用成果——社會事業領域改革從保障和改善民生入手,推動改革成果更廣泛更直接惠及人民群眾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後,社會事業改革堅持從保障和改善民生入手,推動改革成果更廣泛、更直接地惠及廣大人民群眾。

    ——兜底線、保基本,注重增進人民福祉。

    一年來,按照黨中央統一部署,國務院用制度“穿針引線”,補短板、兜底線、保基本,確保“民生安全網”網線結實、網底不破。圍繞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養老保險制度,27個省區市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制定《城鄉養老保險制度銜接暫行辦法》,開展養老服務業和公辦養老機構改革試點……基本養老等社會保障制度之網越織越密、越織越嚴,努力為廣大人民群眾免除後顧之憂。

    一年來,中央堅持以改革創新增進人民福祉,推出了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出臺了失業保險支援企業穩定崗位政策,健全了企業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提高了低保等城鄉困難群體救助水準,整合碎片化的社會救助制度,發布實施了《社會救助暫行辦法》,改革完善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在全國推開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完善了基本藥物制度,擴大了城市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實現了公租房、廉租房並軌運作,啟動了共有産權住房試點。

    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準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隨著一件件關係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改革措施落地生根,一張張溫暖人心的民生答卷正展現在億萬百姓面前。

    ——抓統籌、削壁壘,共用城鎮化發展成果。

    一項戶籍制度改革,延續半個世紀,關係億萬人口,涉及教育、醫療、就業、養老、住房等方方面面,可謂牽一發動全身。

    面對這項復雜的係統工程,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審慎布局,大膽出手,在建立城鄉統一的戶口登記制度的同時,所有加快推進城鄉養老並軌、城鄉醫療救助並軌、進城務工人員基本醫療服務、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平等受教育等重點領域改革,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一舉打破了“農業”與“非農”壁壘。

    一年來,隨著一係列民生領域體制機制的創新,公共資源正向基層延伸、向農村覆蓋、向弱勢群體傾斜,城鄉之間、地區之間、群體之間的差距逐步縮小,民生“蛋糕”在不斷做大的同時越分越好。

    ——不畏難、敢擔當,直面社會關注熱點。

    高考加分使“造假暗門”叢生,“唯分數論”造成人才結構單一化,教育資源過分集中導致“擇校難”,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基礎薄弱……針對這些突出問題,中央出臺了一整套教育綜合改革措施: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啟動滬浙兩地高考招生改革試點,提高貧困地區農村學生上重點高校人數比例,制定上海市和北大、清華綜合改革方案,推進小升初免試就近入學和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發展校園足球。

    莘莘學子將迎來更加公平的競爭環境、更加科學的考試科目組合、更加多元的人才選拔機遇、更加廣闊的社會展示舞臺。

    老有所養、病有所醫、住有所居、學有所教、勞有所得……這些百姓的心中所想所盼,正被改革的如椽之筆書寫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壯美畫卷上。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責任編輯: 陳劍 ]

Copyright © 2000 - 2014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單位:新華網

版權所有 新華網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6401114154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