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電子報紙 草地周刊 調查觀察 成風化人 新華觀點 要 聞 新華關注 新華深讀 新華體育 新華財經 新華國際 新華融媒 精彩專題 醫衛健康 看天下
首頁 >正文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3版

冬奧需要怎樣的氣象保障?

2021-06-24 12:57:05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3版

  新華社記者黃垚

  6月23日是國際奧林匹克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冬殘奧會氣象保障籌備工作也進入衝刺階段。氣象條件與冰雪運動順利舉行息息相關。記者近日採訪了氣象部門相關負責人,帶你一起研究冬奧到底需要怎樣的氣象保障。

氣候條件獨特,氣象保障面臨挑戰

  與夏季奧運會項目多在體育場館內舉行不同,冬奧會項目多在室外山地舉行,地形復雜、局地小氣候特徵明顯,對天氣條件的要求更加苛刻。

  “冬奧比賽需要根據天氣預報找到‘窗口期’,精確的風、溫度、濕度和能見度等的監測預報直接影響賽程安排、運動員比賽成績和比賽安全。”中國氣象局冬奧氣象中心執行副主任曲曉波説,氣象條件是影響冬奧會成功舉辦的核心因素之一。

  據專家介紹,北京冬奧會是近20年來唯一一次在大陸性冬季風主導氣候條件下舉辦的冬奧會。大風、氣溫低、低能見度、降雪等將是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面臨的主要天氣風險。同時,氣象保障也可能需要應對復雜相態降水、沙塵天氣等挑戰。

  “冬奧會雪上項目佔比70%,且均在室外進行。項目不同、場地不同,對氣象條件的要求也不同。”北京市氣象臺副臺長、延慶賽區現場氣象服務團隊負責人時少英説,“比如高山滑雪的滑降比賽要求賽道垂直落差達到800米,而高海拔賽段和低海拔賽段氣象條件是不相同的。”

  專家表示,在國際上沒有可借鑒的成熟技術方案情況下,賽區尺度山地的氣象監測、預報及服務是本次冬奧會氣象工作面臨的挑戰。

“百米級”“分鐘級”預報,“一項一策”精細服務

  針對多重預報難題,氣象部門用4年時間以冬奧賽場為核心,在北京城區、延慶和河北崇禮鋪設冬奧氣象綜合監測網絡,稠密地布設了441套各類探測設施。

  “我們構建了‘百米級’‘分鐘級’客觀天氣預報模式支撐體係,能夠實現復雜地形下100米分辨率、逐10分鐘快速更新的冬奧關鍵氣象要素預報。”曲曉波説,同時,短期數值天氣預報係統大幅提升了復雜地形和下墊麵條件下溫度、濕度、風場等要素預報的準確率,有助于為提前24小時的精細氣象決策提供支援。

  這套精密的預報係統在今年2月和4月“相約北京”測試活動期間接受了檢驗。根據氣象服務團隊提供的天氣預報,14項賽事的官方訓練或比賽進行了賽程調整。

  精細不僅體現在預報精度提升方面,本次冬奧氣象預報還根據不同項目要求 “量身定做”預報服務,努力實現“一項一策”。

  “我們不斷和北京冬奧組委溝通、對接需求,了解到由于跳臺滑雪場地的特殊性,需要關注環境風場和起跳點風速差異。同時,針對空中技巧和雪上技巧對風的敏感閾值、大風對纜車的可能影響等,我們在進一步調整預報服務內容。”時少英説。

深度融入各領域,功夫也在“場外”

  除了為賽場內各賽事項目保駕護航,交通、醫療、安保等領域也需要氣象保障深度融入。冬奧賽區各項工程開工建設之初,氣象專家團隊就進駐現場,針對每一次高影響天氣過程,提供分時段、分區域、分強度的預報資訊。

  據河北省氣象服務中心副主任曲曉黎介紹,針對冬季雨雪冰凍天氣可能帶來道路結冰等影響,氣象部門利用路面溫度精細化預報技術,將夜間路面溫度預報誤差降低至1攝氏度左右,為融雪除冰提供精準氣象參考。

  今年3月,京張高鐵清河站上崗了一位“智慧哨兵”——微型智慧氣象觀測站,實時監測清河站區的溫度、氣壓、濕度、風向風力等,監測數據可通過手機客戶端實時查看。

  這些觀測設備“生”于奧運,卻不止于奧運。寒來暑往,它們將惠及往返京冀的廣大旅客。清河站管理辦副主任姜振科説:“觀測設備不僅能為站區防汛、掃雪鏟冰、應對極端天氣等提供參考,還能給旅客出行提供精準到點的氣象服務。”

   新華社北京6月23日電

 

責任編輯: 馮明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