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電子報紙 草地周刊 調查觀察 成風化人 新華觀點 要 聞 新華關注 新華深讀 新華體育 新華財經 新華國際 新華融媒 精彩專題 醫衛健康 看天下
首頁 >正文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9版

用藍藻建設“細胞工廠”,倪俊真才俊

2021-04-13 12:40:54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9版

  上海交大生命科學技術學院副教授倪俊在實驗室。(受訪者供圖)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周琳、董雪

  你見過“細胞工廠”嗎?在這裏,生産線上忙碌工作的不是“打工人”,而是一顆顆通過顯微鏡才能看清楚的細胞,它們不吃飯也不睡覺,只要有陽光和空氣,就能生産出一係列人們需要的高價值天然産物。

  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副教授倪俊將這樣神奇的“細胞工廠”變為現實,他使用基因編輯等合成生物技術對藍藻進行改造,通過引入其他植物的天然産物“生産線”,讓繁殖速度快、光合效率高的藍藻也能生産出相應的高附加值物質。

  以天然活性抗氧化成分白藜蘆醇為例,葡萄、花生等植物中的白藜蘆醇含量通常不足萬分之一。使用“藍藻工廠”後,每生産一噸白藜蘆醇,可以相應縮短生産周期240倍,節約土地72750畝,同時吸收二氧化碳超過兩千噸。

拓荒:改造“植物祖先”藍藻

  “你可以隨心所欲改造藍藻,引入不同植物的代謝途徑,就相當于把藍藻變成‘人參’‘葡萄’等植物。”倪俊説,“理論上來説,只要是自然界植物能産生的物質,都能用‘藍藻工廠’來生産。”

  憑借在合成生物學領域取得的成果以及對環境保護做出的貢獻,倪俊成為2019年《麻省理工科技評論》“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中國區得主。

  2013年前後,將大腸桿菌、酵母菌改造為“細胞工廠”的生物合成技術正在蓬勃發展。在科學家們的努力下,“細胞工廠”可以利用葡萄糖為原料,大量生産特定的有機物。

  但是,葡萄糖依舊是一筆不小的成本,稱不上真正的“綠色合成”,能不能直接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用二氧化碳做原料?當時正在上海交通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倪俊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有著“植物祖先”之稱的單細胞生物藍藻能表達幾乎所有植物源的基因,而且內部結構非常簡單便于改造,還可以直接利用太陽能驅動二氧化碳來合成産物,非常適合用作植物天然化合物的生産平臺。

  “我一開始簡單地想把植物的代謝途徑放進藍藻細胞內,但是沒有得到想要的結果,之後又做了很多探索優化,用一年多時間才完成對藍藻的定向改造。”倪俊説。

  2015年,倪俊首次將光合微生物直接用于轉化太陽能和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生産一係列高值天然産物,成為光碟機動合成生物學領域名副其實的拓荒者。他通過完善光合微生物的改造方式,使得光合效率提高近70%,還揭示出光合部分關鍵機制,為植物光合效率進一步提高和人工光合自養體係設計奠定了基礎。

革新:將科研搬進工廠造福于民

  發論文更重要?還是應用更重要?在技術不斷突破的同時,倪俊對科研的意義也有了新的認識。

  “當學生的時候,希望通過發論文來得到認可,但是我現在更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有用。有很多技術的價值不在于發篇論文來體現學科上的創新性,而是應用效果更好、産量更高,能通過大規模生産造福于民。”倪俊説。

  倪俊1987年出生于江蘇揚州,學習生物學是他從小的理想。當時,國內學界曾掀起一場生物學浪潮,“21世紀是生物學的世紀”在許多年輕人心中埋下理想的種子。倪俊也深受感染,讀高中時就開始參加生物競賽,高考報志願時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生物學,立志成為一名生物學領域的科學家。

  倪俊回憶,他本科期間的導師從事環境生物修復研究,用微生物降解農藥殘留,修復土壤環境。盡管年過花甲的導師付出了很多心血,但由于市場動力不足等原因,技術未能成功應用,這件事一直鞭策著他。

  倪俊在取得技術突破後,專注于將藍藻“細胞工廠”真正地搬進工廠,而不是局限于實驗室。目前,他開發出磷源替代方法,使藍藻養殖實現不滅菌的敞開式培養,擺脫發酵罐的設備成本和滅菌的能耗成本。而且讓産物存在于細胞裏,避免了從藍藻中提取純化的成本,不用把細胞弄破就可以直接使用。

  “生産很多化合物不再需要大型的工廠和農場,用罐子或池子就行,就像傳統的養藻一樣簡單方便。”倪俊説。

  “香料之王”香蘭素、天然活性抗氧化成分白藜蘆醇、生物基可降解塑膠聚乳酸、具有保濕等功效的1,3-丙二醇……倪俊用技術手段直接顛覆了一些領域化工生産或大規模種植作物後提取特定産物的生産方式,受到市場歡迎,在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同時,對緩解氣候變化也起到積極的作用,為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供新解。

挑戰:加速中國合成生物學産業的發展

  倪俊有一個擔憂:一個生物體中起功能的基因有數千個,起到調控作用的元件也有很多,整個代謝網絡非常復雜。怎麼做到引入一個代謝途徑,能夠與微生物自身的代謝網絡完美合並?刪去哪些基因,又怎樣添加新的基因,才能讓微生物最大化地産生想要的産物?答案是:借助自動化設備大量做實驗,不需要科研人員自己動手,高通量的、準確的數據會修正科研人員使用的代謝模型。

  “如果有一天自動化設備能用這樣的方式將代謝模型改進到非常準確的程度,現在醫藥、化工領域的很多産業將不復存在。現在還沒有大規模取代,是因為在大多數領域生物法的效率還沒有超越化學法或植物提取的效率。”倪俊説。

  倪俊表示,合成生物學發軔于2000年左右,快速發展的時間還不到10年。從科研端來看,國內外合成生物學的科研水準相差不大,甚至中國在一些技術上領先于國外。比如,第一個將釀酒酵母的16條染色體重新設計並人工合成1條的技術就是出自中國團隊。但是,在自動化設備方面,在人工智慧與合成生物學交叉的領域,我們還有一些欠缺。

  “歐美的學科交叉發展得更好,有很多合成生物學的平臺型應用型企業,但目前,中國還缺少這種平臺企業將合成生物學的各個環節整合起來,提高可實際應用合成生物技術的開發速度。”倪俊説,這是中國在合成生物學産業上跟國外差距很大的原因。

  “將科研與企業相融合,促進人工智慧、自動化技術與合成生物學交叉發展,著力發展新型的合成生物平臺公司,才能加速中國合成生物學産業的落地與發展。”倪俊説。

 

責任編輯: 馮明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