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科技大學電腦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馮丹:規范人工智慧使用 讓AI為教育賦能-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3/14 13:09:15
來源:新華網

華中科技大學電腦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馮丹:規范人工智慧使用 讓AI為教育賦能

字體:

近日,華中科技大學電腦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馮丹在接受新華網採訪時表示,重視青少年AI科普教育,正確認識並使用,讓AI為教育賦能。

新華網:2023年,人工智慧發展迅速,新演算法不斷涌現。人工智慧的高品質發展離不開數據存力,數據存力在人工智慧中發揮著什麼樣的作用?

馮丹:人工智慧的三大要素包括數據、演算法、算力,而算力又包含計算能力、存儲能力、傳輸能力。首先需要保證數據的存儲能力,規整之後再用于計算去做大模型訓練等,所以存力顯得尤為重要。存力是人工智慧的一個基礎設施,其內涵不僅是存儲容量,還包括存儲性能、安全性、可靠性、能耗等都是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採用先進存力,可以助力係統整體性能提升,從而助推人工智慧高品質發展。

當前,人工智慧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科學研究范式發生深刻變革,學科交叉融合不斷發展,科技通過人工智慧新范式發現新規律和發展新理論,産業通過“人工智慧+”賦能,實現多學科交叉創新,科學技術和經濟社會都在加速和人工智慧的滲透融合。

新華網:您認為有哪些方式可以進行AI科普教育,正確運用AI為教育賦能?

馮丹:隨著人工智慧應用場景的普及,正確運用AI為教育賦能成為大眾關注的重點。AI科普教育方面,我認為應鼓勵青少年學習人工智慧領域相關知識,人工智慧是電腦科學中分支出來的一個學科,提倡青少年去學習電腦基礎知識、人工智慧相關知識,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和創新能力,引導學生熟悉並正確看待人工智慧這個新技術和新工具。而AI為教育賦能方面,我認為人工智慧將是我們實現“因材施教”的有力輔助手段,通過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可以利用人工智慧針對不同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學科本身特點,做定制化的培養方案,真正實現“一學生一方案”,釋放學生潛能,更好地培養出優秀人才。

新華網:“中學生英才計劃”旨在讓有志于從事科學研究的中學生提前走進大學,培養他們的科研興趣,為拔尖創新人才提供後備力量。作為“中學生英才計劃”的電腦學科導師,您認為“中學生英才計劃”的實施如何激發青少年對人工智慧和電腦的興趣,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馮丹:“中學生英才計劃”對學有余力、又有興趣的中學生開放大學資源,學校創造條件對同學們進行學習引導和深度挖掘,養成學生的科學思維,提升同學們的科學素養,激發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想像力。我通過觀察發現很多同學到實驗室開展工作是一種享受研究的過程,他們眼睛裏閃耀著求知的光芒,因小有進展臉上洋溢著幸福感和滿足感讓老師也隨之動容。我作為大學老師來説非常喜歡通過這種模式發現並培養優秀青少年,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面對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學生們潛能無限,“中學生英才計劃”對激發青少年的科學興趣大有助益。

【糾錯】 【責任編輯:孫曉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