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高品質展覽成為假日“頂流”。技術加持下,主打一個身臨其境的沉浸式藝術展使展覽升級到“高配版”:越來越沉浸,也越來越好看。藝術館的展演形式發生變化,也塑造了新的溝通模式、新的視角:對觀眾而言,過去是“去看”,如今是“去體驗”。
科技如何改變展覽?如何拓展感知維度、打破時空界限?如何恰如其分地烘托藝術本體、服務人的需求、人的體驗而不止於炫技?這不僅是科技界的命題,也是藝術界需要尋找的答案。
展覽也“賽博”
賽博,代表虛擬的、數字的、網絡的或人工智能的。當數字技術多維度滲透進日常生活,依託虛擬技術的“賽博展覽”應運而生。
“賽博展覽”與普通展覽最大的區別是什麼?前者無需展品也無需在場。比如,人在北京,也能“飛”上100多米高空,讓約4600年前的胡夫金字塔盡收眼底。
近日,記者來到一個名為“胡夫地平線”的金字塔沉浸式探索體驗展嘗鮮。進入展館,戴上頭顯,即可跟隨在數字人導游身後,走進金字塔內部。這場沉浸式展覽有三個突出特點。
一是沉浸。與傳統展覽不同,展覽應用多種交互技術,能使現實世界中的觀眾一步踏入“法老的世界”,成為“劇中人”。戴上頭顯後,人就立馬出現了在胡夫金字塔腳下,抬頭就能看到巴斯苔特貓神,可深入胡夫金字塔內部墓穴,了解其內部構造、歷史脈絡,探索金字塔內此前從未向公眾開放的區域,還可體驗一把“鑽金字塔”的樂趣。
二是自由。“賽博在場”的空間,不僅能擺脫地域、時間的阻隔,還能實現現實中無法實現的飛翔、漂移等動作。在CG技術、VR技術共同營造的沉浸感裏,雙腳不動也能登頂金字塔塔尖一覽眾山小,還能自由地在塔內行走、低頭攀爬,穿越到4000多年前的埃及,近距離“參加”一場逼真的祭祀儀式。
三是極簡。摘下頭顯,展覽的物理空間佈置極為簡潔。除空地之外,現場沒有任何展品,無需定位地毯、基站等設施,展覽者也無需背上沉重的背包。
“我們每個VR頭顯的眼鏡上配有4顆攝像頭,用於作為追蹤墻體及地面上的定位標記碼,以檢測和共享參觀者的實時位置。根據獲取的在場所有參觀者的實時位置製作一張虛擬地圖,然後把地圖輸入VR頭顯。目前我們的技術能夠做到調動分組管理、滿足組內互動;允許參觀者隨進隨看而無需分批次進入。”HTC VIVE中國區元宇宙事業部兼軟體及服務負責人楊葉青向記者介紹。
儘管此類技術還在不斷迭代,但充滿想象力。“技術的水平決定了參觀者的體驗是否沉浸、互動是否順暢。如果像素太低、延時較長,出來的效果就像是PPT展示,不夠逼真,也容易齣戲。”“胡夫地平線”金字塔沉浸式探索體驗展策展人田達治對記者説,目前法國、德國、英國、日本、韓國等多國都紛紛加速研發提供沉浸感相關的技術研發,使其與內容創意有機融合,計劃在實景游戲、虛擬旅游、主題娛樂等更多場景落地。
讓古跡説話
“巴黎聖母院的那場火災為我們敲響警鐘。值得慶幸的是,其數字資産在火災發生前已完整保存下來。”HTC VIVE文娛項目拓展負責人張雯説,某種程度上,數字技術是古跡“活下去”“得新生”的希望。
文化遺産是人類的共同寶藏。因其珍稀、脆弱、不可再生性,對遺産進行精細的3D建模幾乎是古跡所有國的必選項。而將虛擬現實等技術應用於古跡的展演,擴大文化的傳播力、影響力是近五年來才開始普及推廣的事。
沉浸感是如何營造的?
展覽工作人員介紹,展覽首先基於實景進行全景掃描,在引擎上以1:1進行高精度重建,還原真實環境。然後借助錨點空間計算技術,定位虛擬場景與物理空間人群與物體的相對位置。伴隨參觀者的走動、轉頭、俯身,虛擬場景則相應給出精準的實時變化,從而營造出逼真的“在場感”。
不少觀眾對跟隨數字人、在祭祀儀式中聽到身後埃及法老家族成員發出的聲音印象深刻。“這種沉浸式的VR體驗要做到定位的高精度、低延時,並同時保證軟硬體的高刷新率,對硬體性能、軟體算法以及數字內容優化等的要求極高。我們的技術已經能夠在一個設備中同時捕獲四顆攝像頭的畫面來計算場景中的空間位置,識別和捕捉雙手的動作,並同步呈現高幀率的動畫、模型和特效,這需要強大的算力做支持。”楊葉青説。
擅長營造逼真、沉浸“氛圍感”的黑科技不斷迭代,以匹配古跡特點、適應傳播需要。Paraverse平行雲創始人李岩介紹,目前VR技術在古跡、文物中的應用可謂一舉多得。
“將VR技術應用到博物館展覽中,能讓游覽者不用實地到訪參觀便能身臨其境般感受到文物的魅力,體會文化的博大;還能有效地保護文物,把一些珍貴文物、難以挪動的文物真實地展現給人們;最重要的一點是能夠讓人們看到沒有實物的文物,對於一些殘缺、只有文字記錄的文物通過虛擬復原進行展示,可以為文物的修復奠定基礎。”李岩説。
空間計算時代已來
最近一兩年間,沉浸式體驗在多地開花,不少北京、上海等城市的觀眾有了“賽博在場”的初體驗。
對觀眾而言,“展覽更輕了”。但展覽的幕後步驟卻更加複雜,産業鏈條也拉得更長。
“還有一處變化,體驗經濟的時代,觀眾也更願意為更沉浸的氛圍、體驗付費。”田達治説,這又能更好地反哺技術研發,給觀眾更新更好的體驗,形成良性循環。
對於需求側的大眾而言,這些不同類型的沉浸感營造,讓人更多地聯想到《頭號玩家》《鋼鐵俠》等科幻片中,社交、娛樂、游戲、辦公都能以3D形式在其所適配的移動終端上“絲滑”運行的場面,以及這類技術將帶來我們未來衣食住行的新變。
然而想要構建一個可信的虛擬世界並不容易。“這不僅需要內容生産的先進工具(如建模、3D引擎、掃描、AIGC、動作捕捉等),還需要更優越的雲計算、網絡等基礎設施,以及持續迭代的終端設備。沉浸世界的營造,這些要素缺一不可。”李岩説。
“這是一個系統工程。”田達治説,好的技術更需要好的創意、好的內容,文化與科技要素需要恰到好處地融合在一起,才能推動産品和服務往前走。
今年,忙於在多地看項目、談項目的張雯還有一個願望:把中國瑰麗的“國家寶藏”帶出國門,讓更多人看到。“並不是把實物帶出去。過去有的文物實物展,單是運送文物就需要六家保險公司服務,還有物流公司、運營公司跟隨,成本巨大,且充滿風險。有些有價的文物磕碰一下都是大幾億元的支出,無價的文物更不敢輕易搬運移動。希望持續更新的技術,能夠讓文物、非遺走出國門,煥發新的神采。”(記者 張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