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巴生港自由貿易區

馬來西亞巴生港自由貿易區

巴生港是馬來西亞規模最大的物流轉運中心,是最繁忙的港口之一。

新華網馬來西亞頻道上線儀式

新華網馬來西亞頻道上線儀式

這是中國主流媒體開設的第一家專門針對馬來西亞的三語種國別頻道

巴生港國際貿易與清真中心項目

巴生港國際貿易與清真中心項目

馬來西亞巴生港國際貿易與清真産業中心項目推介會在京舉行 。

中國東盟共同體促進地區穩定發展

2014-05-20 07:05:19 星期二  來源: 人民日報  【字號 】【打印】【關閉

  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在進一步推動中國東盟關係發展上,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為共同繁榮、共同發展提供了新思路。李鍵雄&&,中國領導人所提出的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構想具有非常深遠的現實意義。

  許寧寧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一帶一路”概念的提出將推動經貿領域合作的深入、密切發展。政治、經濟關係的發展離不開人文合作的發展,人文合作發展能夠夯實戰略夥伴關係的思維基礎。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將促進各國互相了解和民間友好往來,有利於睦鄰友好外交政策的落實。“一帶一路”的建設,不僅將擴大中國的對外開放,還將使中國産業調整在更廣闊的領域內進行;不但有利於沿線各國的經濟增長,還能惠及“一帶一路”區域外國家的利益,比如與東盟國家經濟&&密切的美國和歐盟。

  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劉振民此前對本報記者&&,中國和東盟在海洋經濟合作領域取得了積極進展,目前中國與東盟已經設立了規模為30億元人民幣的中國—東盟海上合作基金,已有17個海上合作項目申請使用該基金,涵蓋海洋經濟、海洋安全環保等多個領域。

  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所研究人員周方冶&&,中國在整個東南亞地區的經貿戰略規劃十分明確,就是海上絲綢之路。中國的願望是以東南亞為通道,將經貿合作逐步擴大到中東甚至非洲,而不是僅僅局限在與東南亞的區域合作。所以,從長遠發展來説,東南亞各國也可以借這一戰略擴展自身對外經貿合作。有人認為中國在東盟區域發展過大會擠壓東南亞國家發展空間的觀點是錯誤的。

  友好合作方向不會改變

  中國—東盟戰略夥伴關係已成為地區和平穩定的支柱,未來其重要性將更加突出。各界認為,在中國—東盟戰略夥伴關係邁入第二個10年之際,應加強戰略溝通,深化互利合作,打造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利益共同體及責任共同體。

  在第二十次中國—東盟高官磋商中,雙方再次確認了發展中國與東盟關係對於地區和平穩定的支柱性作用,並同意將致力於通過構建互信、合作和相互尊重,建設更好、更緊密、更有活力的中國—東盟戰略夥伴關係。西哈薩&&,東盟已經注意到中國加強中國—東盟戰略夥伴關係的進一步舉動,包括中方關於簽署《中國—東盟國家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倡議,召開中國—東盟防長非正式會議、增強雙方海上合作及災難管理、加強互聯互通和文化交流等。

  許寧寧&&,2014年是中國與東盟戰略夥伴關係第二個10年裏的第一年。雙方都應該思考如何推動關係全面、深度發展,並採取措施來進行推動。東盟是中國前三大貿易夥伴中貿易增速最快的,這充分體現了雙方積極增進合作的願望和擴大經貿合作的廣闊空間。

  泰國朱拉隆功大學亞洲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素泰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説,東盟國家與中國友好合作的大方向不會改變,這一點毋庸置疑。儘管部分國家同中國存在一些分歧,但不會影響雙方合作的大局。中國是本區域最大的國家,同中國發展友好合作,特別是經貿合作對雙方都是互利共贏的。東盟應與中國在彼此關切的問題上達成共識,努力加大經貿合作,提升雙方龐大的消費能力,讓互惠互補性得到進一步展現。

  周方冶&&,下一階段中國在東南亞主要的任務有以下方面:首先是繼續加強互聯互通建設,否則其他發展都將缺乏基礎。其次是通過農業、環保等方面的合作開發小項目,增強互信,進而促進大範圍可持續合作。雙方共同發展,在中國—東盟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大框架下齊頭並進。

  (本報曼谷、雅加達、北京5月19日電 記者楊謳、於景浩、李寧、莊雪雅、曲頌)

 

   上一頁 1 2  

010020030500000000000000011154631265207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