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9月,在南寧舉行的第十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吸引眾多中外游客,東盟國家的首飾、玩具、銀器等各種小商品,因其獨具特色、工藝精緻、價廉物美而廣受歡迎。圖為參觀者在泰國館挑選實木砧板。資料圖片(新華社發)

在新加坡港,滿載集裝箱的貨輪正準備駛往中國。 本報記者 於景浩攝
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主編的2014年第一季度《中國—東盟自貿區季度報告》顯示,中國與東盟今年經貿合作形勢總體良好,雙方打造升級版自貿區工作正在有序推進。《報告》顯示,2014年第一季度,中國和東盟貿易總額達到1052.2億美元,同比增長4.9%,顯示了中國與東盟經貿合作的旺盛生命力。
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東盟國家各界人士都認為,中國的和平發展和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對本地區是重要機遇。中國—東盟戰略夥伴關係不僅使雙方受益,而且為促進地區和平、穩定與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不僅經貿合作不斷提升,雙方在政治和安全方面的互信也在不斷增進。中國和東盟的友好合作,將使佔全球近1/3、近20億人口獲益良多。
在中國—東盟戰略夥伴關係邁入第二個10年之際,中國和東盟國家應加強戰略溝通,深化互利合作,打造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利益共同體及責任共同體。
推動中國東盟貿易升級
今年4月在泰國帕塔亞舉行的第二十次中國—東盟高官磋商會,重點討論了中國與東盟在經濟貿易、基礎設施建設、海上合作、文化交流等眾多領域的務實合作,其中包括推動雙方打造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致力於實現在2020年將雙邊貿易額提升至1萬億美元的目標。泰國外交部次長西哈薩對本報記者&&,中國與東盟在經貿領域的合作成果豐碩,雙方同意繼續深化中國與東盟戰略夥伴關係,繼續推動中國與東盟互聯互通以及提高東盟內部互聯互通。
東盟秘書處公共事務主任李鍵雄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升級版的中國—東盟自貿區無疑將會對整個區域的經濟發展提供更加強大的動力,並給包括東南亞各國人民在內的區域內民眾帶來新的福祉。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執行理事長許寧寧認為,雙方的創新和務實合作是打造升級版自貿區的當務之急,通過産業對接來共同討論如何打造産業鏈,實現雙贏。
印度尼西亞前駐華大使蘇德加對本報記者&&,印尼和中國關係的長足進步充分體現在經貿合作的加強。蘇德加説,2006年—2010年他擔任駐華大使期間,雙邊貿易額從120億美元提升到280億美元,2012年已超過660億美元,目前中國成為印尼第二大貿易夥伴——短短8年間取得如此大的進步,意味着兩國是當之無愧的良好合作夥伴,而雙方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合作也為印尼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十分積極的作用。
泰國開泰銀行高級副總裁蔡偉才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2015年東盟經濟共同體建立之後,中國和東盟之間的經貿合作將更加緊密。大量中國企業在柬埔寨、老撾等國家投資,不僅為當地民眾創造了就業機會,也為東盟地區的銀行業帶來了商機。本報記者在老撾採訪時也發現,老撾的超市裏有很多物美價廉的中國商品,中老貿易為老撾人帶來了實惠。蔡偉才指出,過去東南亞比較依賴對歐美國家的出口,2010年中國—東盟自貿區建立以來,中國和東盟之間的貿易額大幅度增長。“這對中國和東盟都有好處,特別是在歐美經濟危機的時候。中國和東盟抱團取暖,避免了經濟增速下滑。”
印尼國際戰略研究中心學者尤素夫·瓦南迪對本報記者&&,中國是東盟的最大貿易夥伴,東盟是中國第三大貿易夥伴,雙方的合作為地區人民帶來福祉,促進了地區經濟的發展,但中國同東盟的關係還不止如此。瓦南迪&&,中國為亞太地區帶來了新的機會,目前亞太地區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地區之一,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中國的發展,有這樣一個強大的合作夥伴,區域經濟能夠迅速發展,在國際事務上的影響力也不斷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