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巴生港自由貿易區

馬來西亞巴生港自由貿易區

巴生港是馬來西亞規模最大的物流轉運中心,是最繁忙的港口之一。

新華網馬來西亞頻道上線儀式

新華網馬來西亞頻道上線儀式

這是中國主流媒體開設的第一家專門針對馬來西亞的三語種國別頻道

巴生港國際貿易與清真中心項目

巴生港國際貿易與清真中心項目

馬來西亞巴生港國際貿易與清真産業中心項目推介會在京舉行 。

妻子出生紙無國籍成黑戶 大馬華人奔波17年終解決

2014-05-15 08:43:52 星期四  來源: 中新網  【字號 】【打印】【關閉

妻子出生紙無國籍成黑戶大馬華人奔波17年終解決

  葉世財與太太多拉蘭娜依嘉分別持着合法結婚證書與出生紙。(馬來西亞《詩華日報》)

  中新網5月14日電 據馬來西亞《詩華日報》報道,居住在馬來西亞詩巫沙廉實達胞路的華人葉世財,因妻子出生紙的格欄沒有國籍,缺乏完整資料,不能辦身份證,也不能辦結婚證書,牽連適齡孩子也沒有身份證。如今這一困擾17年的“噩夢”終於結束。

  現年41歲的他,在1996年與來自峇南馬魯帝弄拉瑪的本南族姑娘多拉蘭娜依嘉締結良緣,育有兩男兩女。然而,因為多拉蘭娜依嘉出生紙沒有詳細背景,影響個人身份證明,竟連一紙婚書註冊都受到阻礙。同時,當孩子接二連三齣生後,要做馬來西亞公民的身份證變成阻力絆腳石。他知道太太若是沒有辦好出生紙與身份證,等於沒有國籍,會給孩子的人生與前途帶來曲折。

  2005年尋求葉海量幫忙

  對葉世財來説,一生中都沒有碰到如斯般困難。他曾在2005年向葉海量説起這件事情。當時葉海量不是都東區州議員,也不是執業律師。這件事就被拖住,他也沒有向當局提出申請辦理手績。

  他受詢時指出,後來自己下定決心一定要設法為太太辦好出生紙與身份證,這關係整個家庭與孩子的基本權益。他於是從根源做起,蒐集充分的背景資料,方才向當局,包括國民登記局提呈申請,確保能獲得圓滿處理。

  他説,其太太多拉蘭娜依嘉居住在峇南馬魯帝弄拉瑪偏遠地區的長屋,她是本南人。當她在1983年1月14日在峇南馬魯帝醫院出生時,就交由他人領養。雖然有出生紙,但沒有完整背景資料。他&&,出生紙也是個人的護身符,公民12歲辦理個人身份證需要完整的出生紙證明身份來歷,但其太太的出生紙竟然出現無國籍。

  2012年尋妻身份證明

  2012年5月,葉世財千里迢迢前往弄拉瑪地區的長屋,尋找其太太背景身世證明,包括在生父母與養父母的身分資料。半年時間裏他多次到弄拉瑪地區的長屋做地毯式蒐集,沒有落空,得到屋長的證明與證實,終於掌握所需要的資料。他隨即申請辦理妻子的出生紙與身份證手續,且在2011年11月25日獲得批准,拿到了合格的出生紙與個人身份證。同時,也在2012年12月10日取得結婚證書。

  等了28年 夢想成真

  葉世財説,其太太等待了28年,終於等到了一張擁有國籍的合格出生紙與一張個人身份證,能享有合法的公民地位與保障,他感到非常高興。“而且,當我們擁有合法的一紙婚書後,所生育的孩子也能辦理身份證,從此沒有阻力,堂堂正正做一個大馬公民”。

  葉世財&&,孩子不能申請個人身份證也帶來很大煩惱。“記得那時候,大兒子葉泰順在公民中學求學,因沒有身份證,不能報考獨中統一考試。這帶來很大困擾,也會耽誤孩子的前途。為了太太、孩子前途與家庭幸福,我竭盡所能,承擔一家之主的責任,爭取處理與解決這個障礙”。

  葉世財與其太太育有的4個孩子,大兒子葉泰順現年16歲,就讀公民中學高一班,二女兒葉美英14歲,就讀公民中學初二班,三女兒葉美慧13歲,就讀公民中學初一班,而幼兒葉大衛現年才3歲。

  解決問題 安心過日子

  如今,葉家的適齡孩子都已持有藍色個人身份證,安安心心求學,而孩子的媽媽也不再為了出生紙與身份證煩惱。葉世財説,經過都東區州議員葉海量律師、前縣議員江先平、婚姻助理註冊官江先熾等人幫助,他的問題得到政府部門處理,太太與孩子面對的問題迎刃而解,全家人唯有深深感激。

  (原標題:妻子出生紙無國籍成黑戶 大馬華人奔波17年終解決)

010020030500000000000000011106061265028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