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巴生港自由貿易區

馬來西亞巴生港自由貿易區

巴生港是馬來西亞規模最大的物流轉運中心,是最繁忙的港口之一。

新華網馬來西亞頻道上線儀式

新華網馬來西亞頻道上線儀式

這是中國主流媒體開設的第一家專門針對馬來西亞的三語種國別頻道

巴生港國際貿易與清真中心項目

巴生港國際貿易與清真中心項目

馬來西亞巴生港國際貿易與清真産業中心項目推介會在京舉行 。

東盟共同體建成恐難達預期

2014-05-13 13:06:21 星期二  來源: 北京商報  【字號 】【打印】【關閉

  東盟昨日發表宣言,宣告東盟共同體將於明年底如期建成。專家分析指出,雖然東盟2015年達成這一目標毫無懸念,但東盟一體化並非就大功告成。事實上,東盟一體化進程受制於內外多重因素影響,其最終建成結果或不及預期。

  “很有信心”建成共同體

  上世紀末亞洲金融危機後,東南亞國家加緊了經濟一體化進程。2003年,第九屆東盟峰會宣布將於2020年建成東盟共同體,包括安全共同體、經濟共同體和社會文化共同體三大支柱。這一計劃在幾年後獲得大幅推進,期限也被提前至2015年底。

  10日-11日,第24屆東盟領導人會議在緬甸首都內比都召開。作為本次峰會最重要的成果,東盟峰會發布《內比都宣言》,宣言強調要在2015年建成東盟共同體,加強各成員國之間的互聯互通,並且同意加強東盟內部團結以及東盟在維護地區和平、穩定和繁榮等方面的中心作用。

  東盟秘書長黎良明10日也稱:“東盟共同體建設的藍圖目前已完成80%。我們很有信心,到2015年12月如期建成共同體,我們能夠做到。”

  經濟共同體遭遇TPP競爭

  對於明年底建成共同體,分析指出,東盟目前有眾多有利條件實現這一願景,但同樣面臨不少挑戰。作為成立於冷戰背景下的國家聯盟,東盟走的是先政治後經濟的一體化之路。各成員國對東盟也寄以政治安全利益的考慮。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王玉主稱,東盟發表《內比都宣言》首先是表明了建成共同體的決心和政治意願。對於共同體來説,政治意願是很重要的,這本身就是積極信號。

  地緣因素同時決定了東盟經濟一體化的特點是內外一體化同步進行,因此不免與其他區域經濟談判産生競爭,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就是其中之一。王玉主認為,TPP水平很高,東盟目前只有四個國家參與,這本身對於東盟就是一種分裂力量。但現在TPP談判進展也並非預期中得那樣快;而且東盟對於各國來説,是其政治安全利益的體現,各國對其認同不會下降。

  共同體水平或不及預期

  同樣的,東盟要實現這一目標也面臨貧富差異、政治穩定等諸多內部不利條件的挑戰。雖然東盟經濟共同體藍圖已完成80%,但剩下約20%項目被認為是最艱難的部分,如制定標準要求、&&保護知識産權的法律、減少非關稅貿易壁壘等。各國在這些深層次的問題上的分歧將對未來談判産生影響。

  同時,這些分歧也因各國的差異而進一步被放大。王玉主認為,東盟內部的經濟差別和理念、信仰差別很大,這些差別在共同體進程中都會體現出來。有分析指出,各國由於東盟國家實力差異較大,經濟結構雷同,為緩解國內壓力,部分國家可能重新採取各種保護主義政策。

  政治動蕩和地區衝突也不是好消息。7日,泰國看守政府總理英拉被解除職務,意味着這個東南亞經濟大國的黨爭將繼續升級,不可避免地對其政府決策和經濟走向産生不利影響。菲律賓和越南在南海問題上與中國的衝突也分散了東盟領導人的注意力。

  事實上,即使2015年底東盟成功建成共同體,但其程度也不能與歐盟等其他共同體相比。“共同體建設是漸進的,2015年底其實並不是終點,而更多是一個節點或起點,是東盟走向一體化的長征中的新起點。”王玉主説。

  北京商報記者 劉佳 實習記者 趙毅波/文

  鬱美靜/製表

  東盟一體化大事記

  1967年

  印尼等五國發表《曼谷宣言》,宣告東盟成立

  1976年

  《巴厘第一協約》發表,確定東盟宗旨和原則

  2003年

  公布建立東盟共同體計劃,其後將期限提前至2015年

  2007年

  簽署第一份法律文件《東盟憲章》

  2012年

  東南亞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談判開始

010020030500000000000000011100001264951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