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隻斑海豹重見光明的路還要走多遠-新華每日電訊
首 頁 電子報紙 草地周刊 調查觀察 成風化人 評論 要 聞 綜合新聞 新華深讀 新華聚焦 新華體育 新華財經 新華國際 新華融媒 醫衛健康 品牌説
首頁 >正文
2024

12/25

14:57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8版 調查觀察

12隻斑海豹重見光明的路還要走多遠

2024-12-25 14:57:34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8版 調查觀察

  ▲生活在遼寧省海洋水産科學研究院的斑海豹,眼中有明顯白斑(11月14 日攝)。本報記者高爽攝

  又是一年繁衍季。

  12月初,遼東灣逐漸被冰雪覆蓋,洄游至此的“遼東灣精靈”西太平洋斑海豹在銀白的世界裏盡情覓食、嬉戲。再等個把月,它們將在冰排上産崽,這個珍貴的族群又會迎來新生命。

  屬於遼東灣的歡樂時刻拉開帷幕,但距離這裡不遠,有12隻五六歲的斑海豹卻因患有不同程度的白內障,遲遲無法回歸族群。它們是不幸的,出生後一口母乳都沒吃上,就被盜獵流入“黑市”;它們又是幸運的,經遼寧省大連市人民檢察院與有關單位聯合救助結束“流浪”,一年間長胖了幾十斤至上百斤,若能掀開遮在眼前的“簾”,就可回歸自然。

一出生就被販賣

  12隻斑海豹的故事,始於多年前的冬天。

  2019年2月11日,遼寧省某村一處養鵝場內,100隻斑海豹幼崽叫聲此起彼伏,出生不久的它們,密密麻麻地擠在養殖大棚裏。

  它們的哀鳴被附近鵝群響亮的叫聲掩蓋,公安機關接警抵達現場時,已有29隻幼崽死去。

  2022年12月8日,最高法發布十五例生物多樣性司法保護典型案例,翟某某等人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野生動物案赫然在目。

  2016年至2019年間,犯罪團夥共盜獵206隻斑海豹。除了被扣押在大連本地的100隻外,已有106隻斑海豹被販賣到10省14市,其中含12隻患白內障斑海豹,僅有46隻存活。

  斑海豹是如何被捕獵、販賣的?

  2016年,漁民翟某某看到成年斑海豹在浮冰上生産,而剛出生的幼崽無法下水,便用網捕獲幼崽。為了牟取更大非法利益,他慫恿當地漁民獵捕斑海豹:一隻給1000至1萬元不等的報酬。

  不斷有漁民加入非法盜獵斑海豹團夥。2016年3月起,夜幕籠罩下的遼寧省營口市、盤錦市海域冰區上,總有幾艘漁船來回穿梭,漁民劉某等人的目標便是斑海豹幼崽。

  幼崽被捕後,一些剛剛經歷生産的母斑海豹不忍離去,劉某等人便將它們一併捕獵。盜獵成功後,劉某等人從偏僻碼頭上岸,等着翟某某收購。

  輾轉在“黑市”的每一隻斑海豹,都被明碼標價。翟某某等人以每只2萬元至5萬元不等價格,將斑海豹出售給山東、河南、浙江等地的動物園、水族館,用於營利性展覽或二次轉賣。

  “有的買家將買來的斑海豹虛報為海洋館自己繁育的,有的用來頂替已經死去的斑海豹。”大連長興島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官那治新介紹,2019年2月12日,案發次日,該院成立專案組依法提前介入引導偵查。2021年4月,42名被告人被判處八個月至十四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大連市3家農業農村部水生野生動物救護網絡成員單位,接受了被扣押在本地的71隻存活斑海豹幼崽安置救助工作。但是小海豹被獵捕時受到驚嚇,藏匿時又未得到母乳喂養,所以送來時非常虛弱、免疫力極差,最終又有10隻死亡,剩下61隻身體恢復後,分兩批放歸大海。”遼寧省海洋水産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鹿志創説。而他更惦念的是已經被販賣至全國各地的斑海豹們。

“讓每一隻斑海豹都能回家”

  “2022年末,上級院向我們移交了辦案線索。”為辦好督促保護斑海豹行政公益訴訟案,2023年全年,大連市人民檢察院公益訴訟檢察部主任葉紅的桌面上,都貼着一張包含專家論證、推動移交等在內的總計18項工作計劃推進表。

  “經調查,被販賣到外地的106隻斑海豹中僅有46隻活着,由涉案單位繼續飼養。斑海豹從幼崽時期就被盜獵售賣,過程中死亡過半,案發後又長期被扣押,移交救助工作刻不容緩。”葉紅説,到山東推動移交工作時,專案組了解到一家涉案動物園已經破産,其他動物被轉移,只剩斑海豹等海洋動物無處可去被飼養在原址。由於缺乏管理,斑海豹生存環境差,吃不飽、很瘦弱。

  “經過專家論證,最終確定了科學評估、能放盡放、就近就地移交的救助方案,我們分片區分批次到斑海豹寄養地完成向轄區行政機關移交扣押斑海豹工作。”大連市人民檢察院公益訴訟檢察部檢察官陳磊説。

  除了5隻斑海豹在山東被放歸大海外,2023年11月,41隻活體斑海豹全部被運輸至遼寧省海洋水産科學研究院——這些斑海豹終於走出“黑名單”,迎來重返海洋的曙光。

  “讓每一隻斑海豹回到自己的家,是我們辦好這個案子的初衷,也是答好野生動物保護公益訴訟這張考卷的關鍵。”採訪中,葉紅向記者展示了那張工作計劃表,“我們現在完成了16項工作,剩下的加強宣傳、綜合治理是長期任務。”

  “究竟什麼樣的救助方式對涉案野生動物是最有利的,是辦案之餘我們思考最多的問題。”葉紅説,過去對野生動物活體物證管理存在缺乏明確規定、移交銜接機制不健全等問題。

  2023年4月26日,大連市人民檢察院與市公安局、法院、自然資源局、海洋發展局聯合會簽《關於加強司法活動中活體野生動物訴救協同聯動意見》,就涉野生動物違法案件中行刑銜接、移交救助、後續跟蹤等問題,研究建立保護對接、取證保存證據、收容救助等機制,為做好涉案水生野生動物移交救助、處置工作提供了大連實踐樣本。

  同年5月15日,遼寧省高法、省檢察院、省公安廳、省農業農村廳、省林業和草原局聯合&&了《關於建立司法涉案活體野生動物放歸救護聯動協作機制的意見(試行)》,明確了信息共享及線索移送、聯動開展證據固定與移送、放歸救護、跨區域協作等機制。

  今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農業農村部、海關總署、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聯合印發《關於建立健全司法涉案活體野生動物移交救護協作機制的會議紀要》,就信息共享及案件移送、證據收集固定協作、活體野生動物移交救護、日常聯絡、跨區域協作、實踐探索等方面提出具體意見。

  “10月,檢察機關助力斑海豹保護的故事,還走進了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向世界展示了野生動物保護的‘中國方案’。”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八檢察廳副廳長邱景輝説。

眼睛裏充滿了“迷茫”

  走進遼寧省農業科學院所屬遼寧省海洋水産科學研究院水生野生動物救護基地,清新的海水味道撲面而來。

  飼養池中,6隻圓滾滾的西太平洋斑海豹搖晃着腦袋尋找越來越近的腳步聲,被海水浸潤的、亮晶晶的眼睛裏佈滿了空洞和迷茫。

  走到距離斑海豹半米左右的位置,記者看到它們眼中有明顯白斑。“我們目前共飼養了12隻從全國各地動物園、海洋館解救回來的斑海豹,它們因患有不同程度的白內障無法在野外自主捕食,所以暫時不能放歸大海。”遼寧省海洋水産科學研究院珍稀動物保護研究室主任田甲申介紹説。

  造成斑海豹白內障的病因多元,因求偶、嬉戲等眼部遭受外傷,得不到及時治療,晶狀體透明度逐漸降低是致病原因之一。但對於一出生就被盜獵,長期飼養在沒有光照、水質條件較差的環境下,身體狀況遠低於同齡者的斑海豹們來説,患病幾率大大增加。

  “這12隻斑海豹剛到救助基地時,有的體重只有同齡斑海豹的一半。”田甲申説,經過近一年的護理,被救助斑海豹的身體狀況已恢復至正常水平。

  此前,遼寧省海洋水産科學研究院主要負責救助斑海豹幼崽,工作時間集中在每年上半年。承擔被盜獵斑海豹救助工作後,工作人員變得全年無休。

  “一共有41隻被有關部門營救的斑海豹來到基地接受救助,其中27隻已分兩批放歸海洋,經監測,它們已順利融入族群;有2隻到基地時體重只有四五十斤,不足同齡者的四分之一,一進食便嘔吐,最後因為營養不良合併其他疾病死亡了。剩下的是這12隻患眼疾的斑海豹了。”望著水池中的斑海豹,田甲申陷入深思。

  “最佳治療方案是進行手術。如果能建立無菌手術室,由眼科醫生為患病的斑海豹做手術,未來它們被放歸自然的可能性就會大大增加。”良久,田甲申打破了沉默。

  但現階段,想要實現這個夢想要克服重重困難:手術場地搭建在哪?如何配備匹配斑海豹體形的醫療器械?進行手術的醫護人員既要會做白內障摘除手術,還要熟悉掌握斑海豹的體質特徵,以便幫其進行術前麻醉、術中用藥及術後甦醒恢復等一系列操作……

  一項項難題,讓12隻斑海豹重見光明的路途變得漫長。

等待重見光明的那一天

  遼東灣海域位於中國海域結冰區最北端,是世界上西太平洋斑海豹八個繁殖區中最南端的一個。被譽為“遼東灣精靈”的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西太平洋斑海豹,是唯一能在我國海域內繁殖的鰭足類海洋哺乳動物。

  據統計,遼東灣海域西太平洋斑海豹數量保持在2000頭左右。根據遺傳學和生態學研究,遼東灣繁殖區的斑海豹與世界其他繁殖區的斑海豹缺乏遺傳基因交流、存在生殖隔離——幾年前被盜獵的斑海豹數量佔總數的十分之一,幾乎是一場滅頂之災。

  如今,隨着保護力度加大、意識增強,盜獵“噩夢”不再,站在遼東灣岸邊遠眺,不久前洄游至此的斑海豹們正在自由徜徉、覓食。

  被救助的斑海豹想要回歸大海和族群,必須提前通過野化訓練。“受眼疾影響,12隻斑海豹無法準確捕捉食物投放位置,我們只能將食物直接送入它們口中。”田甲申説,野化訓練是指將喂養方式變為投喂活魚,由斑海豹自己捕獵。

  “這些患眼疾的斑海豹雖然能夠通過嗅覺和觸覺感知食物,但無法準確追蹤運動着的食物,一旦被放歸大海,可能因為無法覓食而營養不良、生病甚至死亡。斑海豹是水陸兩棲動物,上岸時眼睛看不見也會有撞擊岸礁造成外傷的風險。”田甲申説,如能接受手術,斑海豹回歸自然的幾率將大大增加。

  為海豹做白內障摘除手術並非沒有先例。

  2007年10月26日,上海海洋水族館6歲的斑海豹“明明”接受了白內障摘除手術,雖然術後“明明”陷入深度昏迷、經搶救無效死亡,但這次手術為水生動物相關疾病治療積累了經驗;2015年,香港海洋公園21歲海豹“Rose”接受了右眼白內障移除手術,獲得成功。

  雖然此前有過嘗試,但斑海豹白內障摘除手術成功經驗較少。考慮到成年斑海豹體重在200斤左右,體重和眼部晶體比人類大許多,如何把握麻醉方法及用量、誰來主導制定有針對性的手術方案等問題都有待探索。

  即便困難重重,動物保護人員依舊對手術治愈斑海豹眼疾充滿嚮往。“如果能建立手術室,積累手術經驗,對於未來斑海豹甚至其他水生野生動物相關疾病救助工作都有好處。”田甲申説。

  截至目前,206隻被盜獵的斑海豹僅有105隻存活,與陸續被放歸自然的93隻斑海豹相比,12隻患白內障的斑海豹已經太久沒見過室外的天空,太久沒在海洋暢游。

  走出遼寧省海洋水産科學研究院,海浪拍擊岸礁的聲音從不遠處傳來,幾百米開外就是斑海豹們可望而不可即的大海。

  身後,它們的叫聲猶在耳畔。回家的路再遠,也是歸途。12隻斑海豹,還在等待着重見光明那一天。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於力 高爽)

 

責任編輯:馮明
關鍵詞:海豹,野生動物,救助,海洋,只斑
01014001006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84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