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峰”起谷間-新華每日電訊
首 頁 電子報紙 草地周刊 調查觀察 成風化人 評論 要 聞 綜合新聞 新華深讀 新華聚焦 新華體育 新華財經 新華國際 新華融媒 醫衛健康 品牌説
首頁 >正文
2024

12/10

18:29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6版 經濟

“群峰”起谷間

上海“産業谷”現象觀察

2024-12-10 18:29:58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6版 經濟

  上海“東方美谷”。

  上海張江“藥谷”。

  上海嘉定“械谷”。

  一馬平川的上海,罕見山的蹤跡。然而,打開上海産業地圖,一個個以“谷”為名的地標讓人眼前一亮。

  聚焦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先導産業和戰略性新興産業,上海各區多年來深耕産業鏈布局,形成了獨特的“産業谷”現象:東部有張江“藥谷”、西邊有嘉定“械谷”;主城區有“鏈谷”“數字谷”,郊區新城有“美谷”“碳谷”“國際氫能谷”……

  雖然以“谷”為名,但它們所在之處並非地理意義上的谷地,而是不折不扣的産業高地。在上海基層行走,可以不時看到“谷”與“峰”的辯證法:一批敢於先行先試的初創企業和團隊,在“谷”裏瞄準前沿技術,加快創新突破。“谷”所在地的政府部門則成為企業發展“合夥人”,以一件件利企實事、一項項惠企新政、一次次貼心服務,幫助“種子”綻放“新芽”、“小苗”長成“大樹”。

  隨着資金、人才、技術、信息等各類要素資源的匯集,新的夢想與機遇在“産業谷”中悄然孕育。

“谷”中見峰

  “全球機器人1/3産量在中國,中國機器人1/3産量在上海”“國家每批准5個一類新藥,就有一個和張江有關”“全國每賣四片面膜,就有一片産自東方美谷”……

  置身谷裏,可以看到不少産業“山峰”。尤其在三大先導産業和戰略性新興産業領域,滬上“産業谷”表現搶眼。上海55家市級特色産業園區中,以谷為名的園區令人印象深刻。

  以谷為名,簡單好記,也準確傳達了産業園的獨特定位——“機器人谷”側重人工智能和具身智能,“械谷”聚焦醫療器械,“藥谷”“美谷”定位大健康、深耕生物醫藥,“碳谷”關注碳纖維新材料、生物製造等領域,“鏈谷”集聚大數據、區塊鏈企業。

  上海“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要發揮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先導産業引領作用,促進電子信息、生命健康、新能源與智能汽車、高端裝備、新材料、現代消費品六大重點産業集群發展。縱觀滬上各個谷的産業布局,可以發現其與上海“3+6”産業體系深度綁定,為區域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坐擁國家級生物醫藥産業基地的張江“藥谷”,是上海“産業谷”的種子選手。從2019年到2023年,以“藥谷”為依託,張江生物醫藥産業營業收入從846.17億元增長至1629.68億元,年均複合增長17.8%。目前,張江生物醫藥企業數量超過2300家,從業人員超過9萬人。全國醫藥百強企業超過1/3、全球藥械十強超過2/3在張江布局。

  世界各地的人才來張江“藥谷”,希望把“好技術”變成“好産品”。上海科技大學基因編輯中心主任陳佳教授創辦的正序生物,就是其中之一。

  2019年,陳佳團隊的“新型鹼基編輯工具治療遺傳性疾病”項目參加了上科大創新創業大會並獲獎,拿到了4000萬元A輪融資。“遺傳病或罕見病很多是由基因突變導致的。我們這項技術,就是對基因做‘微創手術’,在最小損傷的前提下,努力實現‘一次治療,終生治愈’的效果。”

  在上科大技術轉移辦公室幫助下,正序生物落戶張江“藥谷”,短短三年間,就將這項原創技術做成了一個産品,目前正在開展臨床試驗。在陳佳看來,“藥谷”最大的優勢之一就是人才集聚。“科學家擅長科研,卻未必擅長經營。對外融資、臨床試驗、藥品註冊等,都需要專業的人來處理,這些人在張江都能找到。”

  “産業谷”有老牌也有新秀。今年10月,位於靜安區的“數通鏈谷”正式揭牌,成為上海首個以區塊鏈為主題的産業集聚區。12萬平方米的建築載體中,集聚了中國電氣裝備集團、浦江數鏈、上科院軟體中心、螞蟻鏈産業開發創新中心等一批企業和機構。未來,上海將支持“數通鏈谷”高標準建設發展,推動其成為上海乃至全國“通全球、鏈世界”的核心樞紐節點。

  上海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上海正在依託特色産業園區,促進創新要素集聚,打造特色産業核心載體,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統計顯示,包括各種“産業谷”在內,上海55個特色産業園區每平方公里土地産出近110億元,在全國處於領先水平。

“谷”育生態

  一個企業的發展,好比“小苗”成長為“大樹”。這個過程中,需要企業自身的努力,也需要政府提供的合適土壤和“陽光雨露”。在上海眾多“産業谷”,政府與企業雙向奔赴,共同營造區域創新生態,呵護“種子”發芽、“小苗”成長,幫助它們開花結果。

  ——企業自主創新,政府營造生態。上海黃浦江畔的徐匯濱江地區,西岸“數字谷”等一系列産業載體一字排開。位於“數字谷”的西岸智塔,東西塔樓建築高度分別為200米和235米,是上海乃至全國最早一批定位為人工智能産業地標的辦公空間。

  自2020年正式啟用以來,西岸智塔已匯聚1位圖靈獎得主、8位院士、150余位博士和近3000名專業技術人才,累計産生專利、商標、軟體著作權等知識産權1萬餘項。“上下樓就是上下游”,讓西岸智塔被譽為人工智能領域的“垂直硅谷”。

  今年3月,短短一週內,2024全球開發者先鋒大會和2024中國具身智能大會等行業盛會先後在徐匯濱江召開。企業家感慨,入駐“數字谷”,好比置身於一個高能級的“朋友圈”。以“數字谷”等載體為依託,徐匯區的人工智能(大模型)産業集群,已入選上海首批11個“市區協同”千億級産業集群。

  ——企業産研互動,政府搭建&&。坐落於上海西北角、毗鄰瑞金醫院北院的嘉定“械谷”,集聚了聯影醫療、艾普強等一批醫療器械龍頭企業。首&國産質子治療系統、首&&影CT影像設備等“産醫融合”成果,在這裡競相涌現。

  回顧“械谷”的發展歷程,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的“醫工協同”扮演了重要角色。比如,術銳手術機器人在研發過程中,根據瑞金醫院外科醫生的意見,原本機器人使用的直桿器械改為了可彎器械,以便手術時能視野更開闊、操作更便捷;近觀科技與瑞金醫院內分泌代謝科醫生聯合研發了一款不用取血的無創血糖儀,正在積極推進臨床試驗……

  對初創企業來説,購買大型實驗設備、開展新産品功能測試,往往是一筆不小的費用。省錢又省力的公共技術&&,對産業谷來説是重要配套。今年10月,“械谷”打造的“共享實驗室&&”正式上線,嘉定區域內企業、醫院、高校科研院所等機構的共享設備悉數納入,供有需求的企業查詢使用。“創新醫療器械企業選擇械谷,正是看中了這裡集‘産醫學研檢證’為一體的特色。”械谷(上海)企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葛曉靖説。

  ——企業自發集聚,政府因勢利導。2015年,一批精細化工企業和生物醫藥企業在奉賢嶄露頭角。順勢而為,奉賢以生物醫藥、美麗健康為主導方向,率先提出打造“東方美谷”這一産業載體。如今,上海226家持證化粧品生産企業中,有84家在奉賢,佔比超過37%,産業規模近千億元。

  為企業發展賦能,“東方美谷”不斷探索新的路徑和形式。包括檢驗檢測公司、美谷美購等一系列功能性機構先後設立,為入駐企業提供全産業鏈服務。今年推出的“化粧品要素鏈綜合服務&&”,旨在通過降低交易成本,助力産業鏈共生共榮。

  山東平陰重瓣玫瑰、安徽石斛、寧夏葡萄籽……登錄這個&&,能看到一些與眾不同的化粧品原料。東方美谷企業集團美創(上海)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朱躍程説,近年來,國際美粧巨頭、原料商、代工企業紛紛加碼化粧品“成分”創新,原料競爭日趨激烈。為破除信息差,打造一個服務&&的想法應運而生。“我們想做美粧業的‘阿里巴巴’,通過一個線上&&,實現大宗原料、特色原料的源頭直供。”

  今年11月7日,“化粧品要素鏈綜合服務&&”正式上線。目前&&上線原料種類數量已達4316種,僅試運營期間,就完成150種、約50噸原料的銷售,助推國內化粧品行業實現新突破、再上新&階。

  谷不在大,有特則靈。相比傳統的産業園區,上海的各個“産業谷”,定位更明確、功能更複合,體現了創新發展的特質、錯位發展的特性。上海社科院國家高端智庫資深專家楊建文認為,“産業谷”現象印證了上海産業園區“特色化”的發展方向,也顯示出上海各區正在積極把握科技發展趨勢、持續提升産業競爭力。

虛懷若“谷”

  當前,上海正處在新舊動能轉換期。上海的各個“産業谷”,正以“虛懷若谷”的姿態,擁抱新技術、包容新業態、支持新産業、孕育新動能。向新而行、乘勢而上,使得“産業谷”成為上海經濟創新轉型的獨特抓手。

  作為上海市“南北轉型”的主陣地之一,金山第二工業區在2022年6月更名為“上海碳谷綠灣産業園”。與動輒佔地幾十平方公里的大型化工園區相比,“碳谷綠灣”8.58平方公里的體量可謂“小而美”。如何在有限的物理空間內,為企業創造無限的發展空間,園區的服務和運營大有文章。

  邁思飛是一家專注於可降解微球材料的初創企業。借助碳谷綠灣的孵化器,他們實現了從實驗室到産業化的飛躍。面對市場可降解材料供不應求的情況,邁思飛希望盡快擴大生産。了解情況後,“碳谷”協同開發區公司,積極為企業尋找合適的生産空間,優先協調碳谷裏的其他工廠代為加工,幫助邁思飛及時抓住商機。

  很多人聽到化工園區,就覺得是高能耗、高污染的代名詞。“碳谷”正在努力刷新這一定義。在這裡,傳統的化工産業逐步被高性能纖維、綠色能源、合成生物、電子化學品等新興産業取而代之。數據顯示,碳谷從2004年發展初期的産值4.8億元、稅收1461萬元,一路增長到2023年的産值300億元、稅收43.58億元。二十年間,給地方稅收帶來了近300倍的增量。

  一方面瞄準傳統産業轉型升級,另一方面也緊盯戰略性新興産業和未來産業。作為上海“産業谷”的後起之秀,張江“機器人谷”集聚了一批機器人賽道企業、機構。瞄準“人形機器人”這一未來發展方向,張江“機器人谷”先期啟動約3萬平方米的空間載體,同步延展推進5平方公里的産業生態空間建設。

  “去年國內發布了12款人形機器人,其中4款出自張江所在的上海浦東新區。發展人形機器人,張江有堅實的基礎。”張江“機器人谷”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前,張江“機器人谷”正聚焦人形機器人的孵化創新、功能&&搭建,同時也幫助企業尋找應用場景、形成商業閉環。“預計未來幾年,人形機器人數量會呈幾何級增長。”

  作為中國的開放高地,上海的“産業谷”也是這座城市開放創新的縮影。在這裡,有“本土隊”“海歸隊”,也有“國家隊”“國際隊”。在張江“藥谷”,和黃醫藥研發的喹替尼、君實生物研發的特瑞普利單抗等4款國産1類新藥,已經在歐美日等海外市場獲批上市;在“東方美谷”,過去幾年資生堂、瑩特麗、科絲美詩等國際化粧品頭部企業相繼落戶。一年一度的“東方美谷”國際化粧品大會,已成為全球化粧品行業陣容最強的國際盛會之一。

  抓園區,就是抓發展、抓未來。上海是中國園區經濟的先行地,“産業谷”作為上海特色園區的代表,正在通過“特色立園”、吸引“企業滿園”,為上海培育新質生産力、實現高質量發展“勇攀高峰”。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姜微 何欣榮 龔雯)

 

 

責任編輯:史夢佳
關鍵詞:産業,上海,企業,發展,張江
01014001006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84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