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閣裏的”修書人“-新華每日電訊
首 頁 電子報紙 草地周刊 調查觀察 成風化人 評論 要 聞 綜合新聞 新華深讀 新華聚焦 新華體育 新華財經 新華國際 新華融媒 醫衛健康 品牌説
首頁 >正文
2024

11/21

11:59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7版

天一閣裏的”修書人“

2024-11-21 11:59:15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7版

  ▲11月18 日,在天一閣文物修復中心,王金玉指導謝龍龍(右)對破損情況嚴重的古籍制定修復方案。

  雙眉微蹙、屏息凝神,謝龍龍手握鑷子和毛筆,修補着殘損書葉的細碎缺口……一本本破損、老化的古籍在他的妙手下“重獲新生”。

  今年36 歲的謝龍龍是天一閣的一名古籍修復師。天一閣坐落於浙江寧波月湖畔,建於明嘉靖年間,以藏書立閣,原為明兵部右侍郎范欽的藏書處,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私家藏書樓,現藏各類古籍30 多萬卷。歷經數百年歲月剝蝕,不少古籍已發黃變脆,出現破損等現象,需要專業技術人員精心修復。

  “古籍修復是一份精細複雜的工作。”謝龍龍説,“配紙、拆揭、補破、壓平、修剪、齊欄、裝訂……修復一本古籍大概要經歷十幾道工序,短則幾天,長則數月。

  ”天一閣古籍修復技藝經過代代相傳,不斷完善,形成了一套完整體系。目前,天一閣文物修復中心擁有14 名成員。2021年,“天一閣古籍修復技藝”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該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王金玉是國家級古籍修復技藝傳習中心天一閣博物館傳習所導師,從事紙質文物修復工作至今已有40餘年。

  謝龍龍師從王金玉,熟練掌握了該技藝全部工序,參與修復了多部珍貴古籍,成為該項目市級代表性傳承人“。我希望我們可以把這個技藝更加長久地傳承下去。”謝龍龍説。

新華社記者毛思倩攝

責任編輯:馮明
關鍵詞:修復,天一閣,技藝,王金玉,謝龍龍
01014001006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84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