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土清香”讓年輕人愛上農業-新華每日電訊
首 頁 電子報紙 草地周刊 調查觀察 成風化人 評論 要 聞 綜合新聞 新華深讀 新華聚焦 新華體育 新華財經 新華國際 新華融媒 醫衛健康 品牌説
首頁 >正文
2024

11/19

20:43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5版 教育

“泥土清香”讓年輕人愛上農業

重慶梁平:産教融合助推職業教育“活起來”

2024-11-19 20:43:19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5版 教育

  最近一段時間,在重慶梁平區職業教育中心,智慧農業班的新生們開始了他們在“現代化智慧農業認識”的新課程。

  梁平區味源現代農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世飛作為學校智慧農業産業學院副院長,在課堂上,除了講授基本理論課程,還帶着學生們到實訓基地裏進行無人機、農用履帶機等現代農業機械的實際操作。産教融合的鮮活課堂,讓學生們興趣十足。

  在農業教學的田間一線,李世飛給學生們講得很細緻。

  “我們現在已經將無人機技術應用到了水稻播種和病蟲害防治上,不僅可以節約大量人力,還可以讓水稻種植變得更精準高效。”李世飛説,以水稻病蟲害防治為例,用無人機作業,1小時可完成50畝水稻植保。相比傳統人工施藥,使用無人機進行植保,每畝地可減少三分之一的用藥量,節省一半以上的勞動力……

  近年來,梁平區在推動職業教育發展過程中,緊盯産業發展的新趨勢,整合當地政府、産業龍頭企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各方面優勢,通過引企入校、校企合作,打造融課堂與社會化實踐為一體的産教融合實訓基地,探索出現代學徒制的創新之路。

  梁平區是重慶的農業大區,梁平區職業教育中心推出其中的一項實踐課程,就是結合農時農作,開展智慧農業社會化服務實踐鍛煉。

  “理論學習不能脫離了農業實踐,在田間地頭,我學會了使用割草機器人,而且越鍛煉越能熟練上手使用,有時機器人壞了,也是我自己動手來維修。”梁平區職業教育中心智慧農業産業學院畢業生肖銀説,在學校三年學習過程中,他操作的各種農機作業面積超過了3萬畝,畢業時就已經是一個現代農機操作的“熟手”了。

  “把課堂搬進田間地頭,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檢驗學習成果,激發了年輕人對農業的熱愛。”李世飛説。

  職業教育是緊密對接産業、直接服務經濟發展的教育類型,在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發揮着重要的人力資源供給和生産力轉化作用。

  “從2021年以來,梁平區職業教育中心智慧農業産業學院培養出懂技術、懂管理、懂經營的複合型智慧農業人才400多名。”梁平區職業教育中心校長何豹説,不少學生畢業後扎根農業一線,從事農業社會化託管服務,就業門路好、待遇優,年收入近10萬元。

  何豹介紹,目前學校正在籌劃和相關企業深度合作,共建更多的勞動技能實踐基地。“在培養學生的技能技術的同時,通過業界導師授課、一線指導等多種方式,培養學生的勞動精神、工匠精神,不斷扎牢專業知識的根基,提升技術技能。”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李松)

 

責任編輯:史夢佳
關鍵詞:農業,梁平,職業教育,智慧,學生
01014001006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84390